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公文集锦 > 2019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9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6-11 13:30:31 | 移动端:2019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9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9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提供优质的卫生计生服务为主线,不断改进作风,增强改革创新意识。重点抓好基层能力建设、医疗服务改革,推进健康产业发展,落实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西引擎、西高地创造良好的健康基础和人口环境。总体目标是:全区卫生计生工作继续保持走在全省前列,通过全国社区中医药示范区复评,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和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活动。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提升基层能力建设

  1.继续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根据区政府《关于对〈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各项目标任务实施责任管理的通知》([2019] 号)精神和《2019年**区建设项目计划》,力争2019年完成区公卫中心主体建设,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完成3个村卫生室新改扩建项目。

  2.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中心(院)班子、队伍建设。进一步配齐配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推进基层单位负责人交流和后备干部的选拔任用。大力加强医卫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基层医疗队伍,强化基层专业能力培训,围绕深化医改、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疾病防控、生育政策调整等主题,以专题培训、学习研讨、在线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3.加大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实施“招聘一批、调配一批、引进一批、返聘一批、培训一批”工程,健全人才成长机制。落实科教兴医“2511”战略,健全基层卫计专干和卫技人员专业培训机制,实现爱才、聚才、用才的协调统一。按照基层医疗人员培训工作管理计划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制定出台全**区基层卫生医疗人员进修和培训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区卫生人才三年培训计划工作,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农村(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等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抓实医务人员各种学历、进修和继续进修教育培训管理。开展卫计健康科普知识宣传,举办科普宣传周活动。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监管和督促备案工作。

  4.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薪酬制度、职称等改革,落实医学科研、休息休假等政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严打涉医违法犯罪,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开展首届“中国医师节”活动。

  二、着力医疗服务改革

  5.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及名医工作站建设。落实2019年医卫科技特派员(名医工作站)工作,建设结合“名医工作站”“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医疗联合体”等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全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组织义诊、健康教育和医疗巡诊活动,建立工作台帐,落实动态管理。建立“奖优罚劣”考核评价机制,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诊疗能力。督查,同时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建设,提升我区街镇卫生服务中心(院)诊疗能力。

  6.推进分级诊疗、重点推进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新秩序。初步建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诊疗目录和临床路径,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推进双向转诊等重点工作,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完善全区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形成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量比例稳步提升。

  同时,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涵,突出中西医结合,增强群众主动签约的意愿;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机制;调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水平和覆盖,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2019年,逐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加快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医疗信息平台(“健康助手”) 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信息与患者诊疗过程的信息整合共享,使各级医疗机构实现转诊信息通畅路径最优。

  7.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工作水平。以通过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为目标,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延伸,以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大中医药服务区建设覆盖力度,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按照标准要求同步建设中医药服务区,努力做到中医药服务内容全面达标。发展中医特色健康服务,支持中医特色康复机构发展;加强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开设治未病中心。

  充分发挥驻区**中医药大学、中医研究院等优势,学校直属附属医院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建中医药联盟,学校组织中医药名医、名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医疗指导、不定期义诊和基层医生培训等工作。依据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馆、人体标本馆和针灸陈列馆等科普平台,支持学校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和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推广力度,建设省级中医药科普旅游基地。

  8.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和日常监督管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各基层医疗机构利用宣传栏、电子公示牌等形式,多途径深入宣传基本药物制度。各基层医疗机构应定期公示基本药物价格,接受公众监督。确保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率不低于80%、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培训率达到100%、其他医务人员培训率不低于80%的目标任务。

  实行处方点评制度,按《处方点评规范》点评处方内容,对评定为不合理处方和超常处方进行经济处罚。由分管院长组织基本药物药事委员会和相关专家,按季度定期对基本药物处方和处方调剂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追踪检查、统计分析。定期公布不合理处方与药品调剂以及超常预警,干预不合理用药行为。对基层医疗机构执行基本药物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督导,对考核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监督整改。将基本药物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

  9.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国家卫计委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019-2010年)的通知》要求,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已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持续改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和年度工作任务要求,全面规范开展各类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履约率和续约率。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督导和考核。每2个月开展一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抽查工作,不定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专项督查,年内组织两次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考核。积极做好迎接省级考核工作。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测工作。

  10.全力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加强数据整合力度,推进数据的共同采集、共享与互补;加大对主要指标的监控力度,提升数据质量,防止出现数据错、漏报;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保证各信息平台正常运行,提升网格化、村直报、居民健康卡的建设和应用;加强优质服务,减少在计划生育档案迁移管理、生育服务证登记等方面的投诉举报;加强考核,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主要指标的“月通报、季排名”制度。

  11.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抓好高校艾滋病防控和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模式创新项目;加强结核病、艾滋病、流感、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依法依规开展疫情监测分析,科学预测预警,及时通报信息,加强疫情排查和风险沟通,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健全学校传染病联防联控制度,推动学校卫生工作落实到位;巩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效果,确保不发生急性血吸虫病;加强疫苗冷链储运服务建设,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数字化建设,提升全区预防接种管理和服务质量;加强饮用水、食品、病媒生物等监测,扩大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等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覆盖面;抓好健康促进和慢性病防控,健全慢性病防治体系,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12.提升卫生应急应对能力。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和机制,形成规范化的联控联控和群防群控制度;及时修订预案和相关技术方案,做好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常备不懈;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收集、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沟通;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及时有力、规范有序和科学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3.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考核机制,扎实落实妇幼卫生项目,提升全区妇幼工作整体水平。狠抓孕产妇健康管理,确保母婴安全,落实产科质量督导,畅通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贯彻“大民生、大健康、大卫生”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孕妇免费无创产前、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新生儿4病筛查和48钟遗传代谢性串联质谱筛查、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及35-64岁妇女免费“两癌”筛查等**市健康民生项目。积极开展创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县)活动,落实“十免十优”服务项目,积极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需列入细化上级新增考核指标和要求)

  14.探索完善新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全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加强流动人口示范创建和信息平台管理与应用,及时主动做好个案信息交流互通。强化与流入(流出)地的异地联合执法工作,在社会抚养费异地征收、打击“两非”等难点工作上积极创新突破。

  15.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省、市、区各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按照逐步加大扶助力度的思路,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项目内容、创新扶助工作举措,继续开展以政府购买服务帮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工作。加大“三结合”项目引导力度,加大对贫困计生家庭的帮扶力度,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深入推进生育关怀行动,抓好不孕不育症夫妇的摸底、建档、诊断、治疗和转诊工作。

  16.加大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健康知识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围绕业务工作,加强队伍建设,配齐宣教专干,开展岗位技能和业务培训。加强基层医疗窗口单位文化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健康**建设,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完善区疾控、区妇幼、街镇、社区(村)卫计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全面宣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创新宣传教育工作形式,设置宣教工作创新奖,打造宣传品牌。按照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考核规定,实行评比验收制,结果纳入年终卫计业务考核。扩大卫计节日宣传效果,重点做好5.29计生协会日、7.11世界人口日、10.28男性健康日活动方案,开展主题宣传,营造浓厚卫计工作氛围。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在全卫计系开展“好医生”“最美护士”“最美计生人”评选活动。将系统创建无烟卫计机构工作纳入卫计业务目标管理考核。

  17.加强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和药具服务服务。将药具管理服务纳入全区公共卫生服务,创新工作机制。普及避孕节育知识,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指导安全避孕。规范提供取环、复通等技术服务,推行围绝经期取环服务项目。推进生殖健康促进项目,拓宽药具服务领域。完善免费避孕药具管理与发放,做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关爱工作,减少非意愿妊娠。继续开展计划生育爱心助孕特别行动、高危人群出生缺陷干预免费检测项目。规范完成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

  18.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机制,开展深度健康扶贫攻坚行动。突出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理念,按照示范药具站的标准,强化阵地建设,加强业务管理,创新免费药具发放。积极推进高校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实现“四化”(即课堂化、网络化、热线化、同伴化),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避孕药具需求服务。

  19.落实文明创建工作。完善系统文明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实行一岗双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抓好卫生协管员队伍建设,做好业务培训,落实职责管理。突出街(镇)卫计办监督指导、协调配合。坚持上下联动,实现文明创建常态化、规范化、台账化、痕迹化。所有基层医疗窗口单位门诊大厅要做到有“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标准化口号标语。基层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宣传和文明创建内容,优化外宣传。加强道德讲堂建设,深化文明窗口单位建设,持继推进学雷锋志愿意者服务活动制度化,评选推荐“好人好事”。加强力推进“四抓四促”综合治理行动,切实抓好“八大”环境建设。加大对文明创迎检测评考核检查,实行现场打分、负面清单和问题通报制度。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

  20.保持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健康促进的合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酒店、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一条街、健康小屋/健康加油站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活动;依托社区,开展健康家庭示范建设并做好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招募和培训;充实健康教育讲师团专家队伍,组织专家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农村、机关,普及科学养生保健知识,开展健康巡讲活动;实施健康中国(**)行活动,抓好重点疾病、重点卫生日宣传,重点围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等主题,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型宣传活动;加强控烟履约宣传教育,举办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和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大力推进无烟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企业创建工作,加强戒烟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做好国家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

  2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及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赋予的职责,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对辖区内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活饮用水有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有计划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监督抽检工作,加大餐饮具集中消毒、生活饮用水宣传力度和监督执法力度。

  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2.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强化服务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程序,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行政许可实行一站式受理,精简优化审批准入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完善许可信息公示制度。

  2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市场,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水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及放射卫生等监督管理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聚焦百姓关注热点,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非法代孕的行为。探索多部门、跨区域联合协同执法机制,构建综合监管新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提高行政处罚效力,强力震慑违法违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不法分子。

  加强医政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对暴力伤医“零容忍”,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长效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采取综合措施,切实保障商事登记工作全面达标。

  24.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卫生计生监督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依法行政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卫生计生监督员综合素质。全面深化卫生计生监督改革,加快构建卫生计生监督三级网络,明确规范街道(乡镇)卫计办卫生计生监督职能、社区(村)卫生计生专干卫生计生监督协管职能,充分发挥卫生计生协管效能。全面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

  五、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25.拓展健康产业发展领域,推进融合发展。一是进一步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二是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发展健康旅游产业;三是促进互联网与健康融合,发展智慧健康产业;四是促进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融合,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五是促进食品与健康融合,发展健康食品产业。

  26.做好服务保障。突出“服务创造价值”理念,在服务方面下足功夫,为企业提供政务、融资、认证、信息、人才等“一站式”服务,做到保留行政审批项目数量最少、审批效率最高。精心抓好项目协调服务,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

  27.跟进产业项目。重点跟进梅溪湖爱尔国际健康城、亿达健康科技城、华大基因**生命科技园、洋湖妇女儿童医院等健康产业项目,新增五家医养机构,为引进项目落地和启动建设,积极配合湘江新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六、加强党建行风建设

  28.全面加强卫计系统党的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思想建党,把党章纳入干部培训、党员轮训、积极分子培养的必备课程,切实把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要求落到实处,形成常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督促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并加强管理,配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稳妥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建责任清单管理,完善“双述双评”制度,优化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制度。完善局机关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制订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实行学习积分制。健全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微党课竞赛。经常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开设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班。开展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班子和民主评议工作。强化党内生活制度落实。按期开好年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强化“三会一课”。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费收缴和使用管理,完善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加强统战、群团、关协、老干、科协等工作。

  29.继续强化党风行风廉政建设。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讲政治、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副职分管审批财经、一把手审核的财务管理办法,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依纪依法查办违纪违规案件。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遏制“雁过拔毛” 式腐败,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及收受药品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全区各级计生协会的作用,重点抓好街(镇)和村(社区)协会换届、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生育关怀、计生系列保险等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做好红十字会、安全生产、无偿献血、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政务公开、信访、节能、党委信息报送、文件报备、档案管理等工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9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