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条据书信 > 读后感 > 追风筝的人_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_读后感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01 14:58:14 | 移动端:追风筝的人_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_读后感

  坦诚地说,我从未对阿富汗以及周边连年征战的国家和历史产生过多大的兴趣,因此我也不曾想过,在这片被战争、炮火、贫穷、动乱所“象征”的土地上,羊肉和蔬菜炸饼的香气曾飘散在大街小巷,孩童也曾可以无忧无虑地追逐风筝夺得风筝大赛的桂冠,然后用一个风筝换取父亲的赞赏。

  在这部小说里,“追风筝”这个意象主要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在哈桑的帮助下,阿米尔成功获得追风筝比赛的第一名并以此收获父亲的夸赞,然而代价却是哈桑受辱,自己袖手旁观,随后一生背上“懦弱”的名号和罪责。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第二次追风筝则是在小说结束处,阿米尔在经历了心灵和肉体上的痛苦后,在美国的加州,带着哈桑的遗子索拉博奔跑着又一次参加风筝大赛,最终解开了童年时期给自己背负上的罪行。

  “为你,千千万万遍。”在异国他乡的天空和风筝下,阿米尔终于得以对索拉博念出了当年哈桑一直对他说的话,在心灵上获得了最彻底的救赎。不惑之年的阿米尔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唇上挂着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或许他高兴于终于再次飞起了童年的风筝,因为当年陪伴在身边见证飞风筝的人要么早已死去,要么就在死去的路上;或许是因为如今在阿富汗本土塔利班的统治下,孩子不再被允许飞风筝,而他还能给索拉博这样一个机会,努力弥补一个阿富汗儿童的童年。又或者,如译者李继宏先生所说的,在那一刻,阿米尔终于追到了他人格上的风筝。正直,善良,勇敢,真诚,奉献……一个曾在道德上反复摇摆的懦弱的男童,一个曾用逃避和推诿来面对一切的人,终于弥补了他生命中犯下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错误,完成了他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仪式”,追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风筝,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他所期望的阿米尔。

  在全书的行文中,作者对于阿米尔一次次犯下罪行和选择逃避时的心理把控是极为细腻,又惊人地真实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刻画细致,那么我或许会觉得阿米尔是个可恨的懦夫,不可被原谅云云;然而加上“真实”二字,我便开始感同身受,甚至感到每个人身上或许都藏着一个阿米尔。那种隐匿在每一根发丝和每一滴血液里的微妙的“恶”,从未指引我们去成为下一个希特勒或是阿塞夫,因此不至罪大恶极;但每次这种小“恶”和其引发的行为(恶意嘲笑哈桑目不识丁,目睹他被欺凌而无动于衷,为逃避内心指责而诬陷他),在混杂了我们尚存的正直和高贵品格后,便会肆无忌惮的发酵,甚至有一天会生虫发臭——而这正是最为致命和令人窒息的。正如拉辛汉告诉阿米尔的一样,我们之所以背负罪恶和愧疚,是因为我们仍是一个善良的人;真正反社会分子或是无心无肺者才不会为这些事情而痛苦。可是,我们又因为种种内部和外部的诱惑,不能永远做出最高贵正确的选择,因此才会反复被煎熬,被折磨,不得解脱。

  即便是书中的“爸爸”,一位受人尊重的、具有美好品格的成年男子,也在隐藏一个巨大、为人不齿的秘密。而他之所以最终仍然能获得他人,尤其是儿子阿米尔的敬仰,在于他找到了一条通往善的路,且义无反顾地迈上了这条路,用每一步去赎罪。令人欣慰的是,父亲的行为深刻影响了儿子,阿米尔最终也能走上这条布满荆棘却又无上光荣的路。“爸爸”不痛苦吗?“爸爸”没有错吗?我想不是的。但是他没有考虑逃避,而是选择了担当和偿还,去努力修复或有的残缺。不一定能成功,也不可能做到完全补救,但是这种自我救赎的过程或许就能让他在临死时多一分释然,少一分罪孽。这便足矣。

  绝大部分的我们,不会是毫无人性残暴至极的阿塞夫,但也少有天生便全然勇敢真诚,不参杂任何人性阴暗的哈桑。(在道德上)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中间值,我们是阿米尔,我们是最普通的普通人。我们天生或许是懦弱的,胆小的,不够果敢的,却向往着成为寓言故事里的英雄。我们每天,每一刻,都会在道德上和善恶间进行摇摆,在自私的本能和美好的品质间被迫做出选择;而每一次靠理性和直觉做出正确的选择,或是在犯错后用力去补救获得救赎,会让我们离理想中的高尚的自己更近一步,最终在同一片蓝天下,追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风筝。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我们最后的高贵所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追风筝的人_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