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条据书信 > 读后感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3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3篇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02 16:17:44 | 移动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3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3篇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最近有幸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是一本由19篇访谈稿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讲述了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把握当下,知行合一,志存高远。

  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起点。这个阶段对他的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他作为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初到梁家河他曾迷惘过、彷徨过,在经历了七年知青岁月后,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到梁家河插队首先要过“四大关”,分别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过得很艰难。不但要克服身体的种种不适,还要在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上得到转变和升华。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就在这种艰苦环境中,他没有消沉,也从没抱怨过,并在这种磨难中铸就了执着的信念、坚贞的品质、顽强的性格、坚韧的志气。

  总书记酷爱读书。他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分析问题能力很强,这同他刻苦读书学习分不开。他在陕北农村劳动期间,数年如一日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一方面,他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正所谓“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今天,总书记讲话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都与他一直以来注重学习、注重读书有关。正如总书记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曾说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现在,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1973年后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放弃1974年招考工农兵学员机会的时候对知青雷平生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儿事。”之后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带领着村民们打坝,挖井,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

  总书记曾说过:“我觉得在我一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革命老前辈,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他们刚到梁家河,才只有几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对一位刚过世的老人、一位老党员的母亲,恭敬的吊唁祭奠鞠躬,这个做法是当时普通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从这件事上,能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和党员是有真感情的。面对荒山和黄土,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压倒,他经常说自己是“老陕”,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农民之中,定准人生的基调,为农民们的幸福生活全力拼搏。他把汗水洒在这块热土上,这是他人生的起点,在这里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2018年11月我随着滨湖区支援海东的医疗小分队来到大美青海民和县,开始我人生中一段特别的经历,能有幸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中,在扶贫攻坚上发挥自己小小的作用,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感到非常光荣而幸运。这次青海援医之行令我感悟颇深,这既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历练,实现了多年来从未经历过的援医梦想,也令自己在思想上更向党组织靠近了一步。工作期间我不仅参与了民和县中医院内科护理工作,还多次参与民和县卫健局对下属乡镇卫生院的工作督导和护理工作交流学习。援青之行不但让我深入了解西北地区的医疗状况,还使我个人方方面面都得到了锻炼,思想和业务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意识到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进取,不断努力,立足本职岗位,才能把护理工作做的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走的路,我们自己选择。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护理事业,奋斗在基层第一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遇事有定力,对社会有责任感,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青春·信仰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样勉励青年。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心怀中国梦,踌躇满志,厚积薄发。——致敬习大大“七年知青岁月”。

  他出生于城市,成长于乡村,扎根于黄土,回馈于人民,感恩于过往,更拼搏于未来。七年知青岁月,三十年仕途磨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位心系人民的大国领袖在年少时是如何在异常艰苦的农村生活环境中坚持学习、奋斗拼搏并最终成长为自信有为青年党员的故事;这是一本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的青春励志书,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之下,唯有始终坚持信仰、坚持学习、艰苦奋斗,才能成长为对祖国与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实现人生的梦想。

  合上书本我常常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习总书记忍受无数困难,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是青年人懵懂的冲动?还是当时社会无法选择的“投降”?不,都不是!是他一直坚守的为人民服务的信仰,鞭策着他扎根于黄土。2018年8月无锡市急救中心太湖分站正式开站,我成为了新分站的一名急救医生,炎热的酷暑,寒冬我们一直在公路,小区奔波,甜美的“少女”被晒的黝黑,纤柔的肱二头肌被练的强壮,频繁的夜班与家人聚少离多,有那么一刻我自私过,哭泣过,想要放弃,我时常问自己,那我的信仰究竟是什么?是小家的安逸,还是物质的富裕?可在生命面前时,其他又变得那么的不值得一提,我就是要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奉献一点力量。我深知自己十分平凡和渺小,但是在习总书记的激励和指引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坚守和奉献的决心。每当我走向那与时间奔跑的“救护车”时,就有一股使命感将我包围,我知道急救医生的工作不是外人所认为的那么简单,我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包扎,抢救,转运等事情,更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患者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同时也展现出单位的良好形象。虽然在工作中我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扰和挫折,但我坚信信仰会激励着我克服重重阻碍,并不断取得进步。

  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带给我们的是惊叹与感动、激励与震撼。他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经历了苦难的打磨,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信仰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最美的青春符号,也是他成长成才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青年一代要向总书记看齐,向他的青年时代看齐,勾勒属于我们自己的最美青春符号!平凡的我会继续坚守在那辆承载生命希望的救护车里,用心救治每一位病人,心怀信念,坚守信仰,用一言一行为患者送温暖,以奉献之心为社会做贡献,努力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基层医务工作者。


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访谈实录,里面有和习近平一起插队的知青,有梁家河的村民,有当地的干部以及其他在他青年时期相知相交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去描绘习近平艰苦却又满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对习近平事迹的描述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书中内容也有部分重复之处,若将各人视角更加鲜明化,对习近平的描写或更加立体,对重复的部分进行调整,不至于啰嗦。当然,这是一本访谈实录,围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展开,但是里面涉及到的人和事都是那个时代的展现,都是时代的产物,其中人和事的立体化、鲜明化也就能够构建出那个时代的样子,使得读者更加“感同身受”。

  《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这本书,读了习近平年轻时的故事真的是十分正能量。七年的知情岁月里他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农村中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干活,要求进步,勤奋苦读,亲和待人,习总书记的生活情怀与思想境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不敢相比较的。

  当读到习总书记去文安驿公社赶集时遇到了一位声称是他爸爸当年卫士的一个老人,破褛滥衫的像是乞丐,书记想也不想把身上所有的钱粮票掏出来给了老人家,大爱无私,让我想起范仲淹的那句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总书记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一直保持一个读书的好习惯,而且不断从书中生活中思考,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继承的。他的那份执着和毅力,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夙愿,在护理工作中也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很重要。

  习近平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劳动,当时的政治身份是不好的,但老区人民没有因此而嫌弃他,而是关心帮助爱护,可能是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爱戴,也处于他们淳朴的人生境界,爱人,爱世界,世界才会爱你,朴实的梁家河人不会预料到,若干年后的今天,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就是与他们朝夕相处七年的习近平。村里人都一致认为习主席是个“好后生”,现在听来可能觉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想想当时的情形,墙倒众人推,而这些朴实的农民用淳朴的心接纳了习主席,这对于一个长期处于被误解被压抑的孩子的心灵来说是多么可贵。1973年那里的农民积极拥护支持这个连共产党都不是的年轻干部领导的整队工作,圆满完成任务,这是习近平第一次从事政治工作,再后来担任梁家河村书记,老百姓也是积极支持他的工作,这样的知遇之恩也坚定了习近平以后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这里体现的淋漓精致,要懂得已包容之心待人。

  中国共产党,是要在党内发挥驱浊除弊,改造时势的积极作用,不带有任何赤裸裸的目的性,只希望在这条路上不断进步,开拓自己的思想。修齐治平,先忧后乐的精神。一孔窑洞、一盏煤油灯、两箱书籍、七年的知青生涯,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片挥洒泪水绽放青春的这片土地。

  充满神秘特殊色彩的年代,从与新中国同龄的知青们这一代前辈身上,使我这个九零后深入了解内心的波澜,根系所在,灵魂所在。

  最后引用习总书记一句话,“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希望自己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3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