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条据书信 > 读后感 > 《强势》读书笔记

《强势》读书笔记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08 16:43:25 | 移动端:《强势》读书笔记

《强势》读书笔记

  强势语言技巧表

  “我是一张坏唱片”法:通过语气平静的重复方式,再三的说出心中的想法,可以让你能心安理得的不理会他人带有操控性的话语全套,同时坚持你的观点。

  可行折中法:只要觉得不会损及自尊,向对方提出可行的折中方法。自由信息法:让你在跟他人交谈时不那么羞涩自我表露法:可以让你心情舒畅的透露你自身和生活相关的情况,这些情况以前会让你产生物质、焦虑或内疚感。迷惑法:通过平心静气的向批评者承认他所说的话可能有道理的方式,教会你接受他人带有操控性的批判,同时也让你保持评判自己行为的权利。让你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人的批评,从而不会变的焦虑不安或戒心重重,同时也让那些利用这种操控性批评的人捞不着什么好处。否定决断法:通过坚定而感同身受的赞同他人针对你所提出的批评,无论这种批评恶意还是有意,从而教会你承认自己的过错和失误。让你能心安理得的看待自己行为或性格方面的缺点,而不会产生自自卫心理和焦虑感,同时减少批评者的努力和敌意。否定询问法:教会你主动鼓励他人对你提出批评,以便利用这些批评意见,或彻底消除这些意见,同时能鼓励批评者变得更强势,使批评者少用操控伎俩。让你在亲密关系中,能更加自在的寻求他人对你的批评意见,同时促使对方表达出真实的负面情感,从而改善你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强势:面对矛盾与困扰时,最好的应对之道

  生活会给每个人都带来问题,这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

  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碰到问题,这是正常的,我们都拥有充分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正常的。

  用行为公开发泄情绪,几乎没有回报可言。在孩童时代,大人就教孩子不要打架,他们还教导说,应当勇敢,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逃跑。西方社会里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都被这样教导过。

  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有在受到挫折、变得恼怒的时候,才会对他人用言语坚持自己的权利或意见。可怒气只会让你处理问题不那么有效。在你怒气冲冲时,他人往往会将你的不平归结为:“他不过是发发脾气罢了。等他平静下来就没事儿了。”所以,这两种原生的应对反应通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问题。

  这是一种非自我肯定型的方式。这种操控他人行为的方式,即“真是好孩子”之类的话语,虽然极为有效,但属于一种带有操控性的隐蔽控制,并不是一种诚实的互动关系。在诚实坦率的母子关系中,妈妈会强势地根据自己的威信,告诉你她想要你做什么,并且始终坚持这一点。妈妈可以说“谢谢你。你把房间收拾好了,我很高兴”,或更进一步说“我叫你去收拾房间,这肯定让你很烦,不过我就是想要你收拾”,这样妈妈就是在教导你,她要你做的事都很重要,原因只是她想要你这样做。

  你长大成人后,不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就像爸爸妈妈这样,而且也得去做一些你不喜欢做的,就像爸爸妈妈这样。

  在童年时期,很多大人都会对孩子习得的焦虑、无知和内疚感进行心理操控,并让孩子们做出回应。

  恶言恶语会让你置身于跟他人相处时的残酷现实,有时你所爱的、在意的人会对你不好,这是因为他们也是人。他们可能爱你、关心你,同时也有可能对你大发雷霆。与人相处,绝不会始终都圆满。偶尔发发火,然后用日常之爱加以调和,这样的小插曲,反而能让你从情感上做好准备,以应对人性的矛盾。

  她可以说:“我知道自己笨,答应了又无法兑现。不过,我们周六还是去不了迪斯尼乐园。你没有做错什么,这不是你的错。我们来看看什么时候可以再去,好不好?”用这种强势、自信的否定性话语,她把下述信息传达给女儿:即便是妈妈,偶尔也会干蠢事。而更重要的是,她为女儿树立了榜样,表明了这样一种观念:既然妈妈不一定完美,那么女儿也不用毫无缺点。

  Chapter 2 他人对你的隐形操控无处不在,你必须强势

  我们所拥有的自身权利,是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健康地参与任何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框架。这些个体权利,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同情、热情、亲密和爱的积极关系的基础。倘若人们不能向彼此表达出个性化的自我,那么信任就会被怀疑替代,同情就会演变成冷嘲热讽,热情和亲密就会消失,而我们所称的爱就会变得酸不溜秋。许多人都不敢表露爱和亲密,是因为他们认为真情会被别人践踏,而他们也没办法去应对别人的拒绝。

  我喜欢这样想:所谓的强势,指的就是对你的能力充满信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能处理好。”

  在混合关系中,只有强势地我行我素,自主决断你想要什么,认真研究每一阶段你愿意接受的折中办法,以此应对别人的操控,你才能与一个朋友又做生意,又做朋友。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面对这一事实——就是:只有我们,才对自己负有责任。

  Chapter 3 我们在哪些方面必须强势

  “你的朋友凭什么要求你对行为做出解释呢?”“是不是因为和他的友谊,你才允许他来评判你的行为是否恰当呢?”“要是你不说出不借汽车给他的理由,是不是仅凭这个,就做不成朋友呢?”“这样脆弱的友谊,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朋友拒绝承认你有这种我行我素、不让他人操控的自主权利,恐怕这些朋友除了操控你之外,也没有别的理由来和你交往了。选择朋友和选择其他东西一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每个人,最终都得承担起确保自己一生的心理健康、幸福以及成功的责任。尽管我们彼此可能有许多良好的祝愿,但我们并没有为他人创造精神平稳、健康或幸福的能力。

  尽管你可能对别人麻烦缠身深表同情,但人生的现实就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并学会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我们的选择在某种情形下可能有利,而在另一情形下却有可能对我们不利。要想不与现实脱节,想使自己更健康、幸福,我们就得接受这种可能性:一个人改变想法,既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

  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做事形式和行事风格,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无论你是摔倒、滑倒、绊倒着冲过终点线,还是骄傲地冲过去,你都赢了!

  如果你强势地表明想法,简单明了、开诚布公地回答说:“不,这个周末我不想去。下次再说吧?”

  有时候,任何人都免不了会给他人带来不快。这才是大都市的生活!

  即便这样,我现在也还是不明白,那时的我为什么那么不怕麻烦,不按要求提供社保号码。要是你也像我一样,连自己的心思都理解不透,又如何指望去将这一方法运用到他人身上呢?

  自主决断的人,会更现实地应对这一情形,比如说:“我明白,我应当让家里保持整洁,但有时我就是不太在意这个。我知道这让你不舒服,不过还是让我们来想想,有没有什么折中的办法吧。要是我做你不喜欢的事时,你能尽量不指责我,那么,我也会在你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尽量不指责你!要是我做了什么让你觉得讨厌的事,你就跟我说。要是你做了什么让我讨厌的事,我也会跟你说。”记住,千万不要拐弯抹角,要坦率直白地进行沟通。

  防止这种操控唯一的可靠办法,就是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真的对自己的表现满意,然后再来自主决定:你是不是真的希望改变。

  我要求他们将内心的矛盾表达出来,归入“我想做的”“我必须做的”或“我应当做的”这3类当中去。

  Chapter 4 始终如一地坚持你的意愿

  言语上的强势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坚持,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出你的意愿,而不生气、不动怒,也不大喊大叫。

  一旦有人告诉他们“为什么”,向他们“合情合理地”进行说明,或给出了不按他的意愿行事的“理由”之后,这种人就会轻而易举地不再坚持。在学习坚持不懈的过程中,我们不许学员给出任何理由、借口,对于导致自己产生内疚感的言语,他应当做到不理不睬。

  遵循这样一种步骤,是为了帮助卡洛克服那种原有的观念和习惯模式,

  第一次进行对话练习时,许多新学员都非常诧异。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种习惯有多么强大。他们也没意识到,当自己试图不去回答询问时,心里的不舒服会有多么强烈。在学员当中,有一大半都难以完成首次对话练习。练习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会不理会别人的催促和提问,强势、自如地说出心中所想,不按别人的意愿说话。

  我们的自尊感,要优于其他一切事物。假如运用“我是一张坏唱片”法来行使强势法则的同时,你也保持了自尊,那么,就算是没有立即实现目标,你的内心也会觉得舒服。

  Chapter 5 掌握沟通上的强势,消除交际挫折感

  沟通是“黏合剂”,它将人们凝聚起来,使人际关系发展并巩固,成为相互支持、共同协商、具备激励性和满足感的渠道。

  自己的意愿、喜好、厌憎、兴趣,自己正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自己的做事方式……谈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谈论我怎样生活,我有什么能力,以及让他人用同样的方式舒适愉快地谈论自身,都属于强势的社交技能。

  对于别人给出的自由信息,有两种方法可以跟进。在玛丽这个例子中,你也许只需问她圣塔莫尼卡是什么样子就行。这种明显的行为,会鼓励玛丽告诉你很多圣塔莫尼卡的情况,但其中玛丽自己的信息可能就不多了。

  为了推进这种社交谈话的进程,你可以问玛丽觉得圣塔莫尼卡怎么样。比方说,你可以用自我表露法向她提问:“我从来没在圣塔莫尼卡住过,不过很多朋友都说,那是个很不错的地方。您是怎么决定住在那儿的呢?”这种跟进,更多地指向了“玛丽”这个话题,而不是“圣塔莫尼卡”这个话题。

  个人的情感、烦恼乃至无知,或性格上的优柔寡断,他人都没办法通过否定或忽视你的真实感受来进行应对。

  你的情感可能并不合理,可它们仍是你的真情实感,我们必须尊重这些感受。

  他人的反应是试图让你相信,你“不应当”或无权那样想的话,你的回应就应当更加简单直接:“也许是这样,不过我就是那么想的。”这是一种诚实坦率的回应,别人是不可能加以操控的。做出这种自我表露之后,跟你交流的那个人,要么必须同样诚实坦率地说出需求,要么根本就不会搭你的茬儿。

  是为了呈现出一个沉着强势、善于应对与他人的矛盾、相当冷静的人。

  “缺乏目光交流”这种最常见的焦虑暗示,属于一种习得性的逃避反应。

  Chapter 6 强势应对他人的“批评”式操控

  由于大多数人犯错时都会习惯性地焦虑、不安或内疚(因为犯错“不对”),所以受到批评指责的那一方,多半就会利用逻辑、说理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指责,来否定事实。

  不要拒绝接受批评和指责(那样做,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不要戒心重重,也不要用批评指责来反击。我一开始就给病人设定了一个比喻,让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应对批评——我让他们把自己当作“雾区”,因为雾区在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让他们说去吧。毕竟,他们有可能说对,但与此同时,我仍然有着自己的判断,去做我决定要做的事情。”

  这种方法所独有的半严肃、半搞笑的气质,恰恰也反映了迷惑法的另一项功能——那就是,让学员在面对自己曾经怀疑过的那些个人品质时,既不会内心不安,还能意味深长地自嘲:“那又怎么了?我还是能很好地处置我所拥有的东西,并且我还是能工作有效、生活幸福呀。”

  这种不恰当的应对,并不是出于谦虚。它源于儿时习得的幼稚观念——认为他人是我们行为的最终评判者。而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都很有主见,我们就会把评判自身行为的最终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是评判那些值得肯定的自身行为。强势的态度,并不会使你耻于接受恭维和表扬,而会让你变成最终的评判者,去评判这种表扬是否准确。

  只有你,才有权对自己的一切做出最终的评判。

  Chapter 7 鼓励你最亲密的人,别被“是非对错”操控

  通过操控彼此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矛盾的例子,有着装习惯、干净与否、不守时、算账太精、付账不及时、社交调情、家务分工、看护子女的责任等等。在这些领域中,凡是利用对错结构进行的操控,都可以通过否定询问法加以消除,双方都可以就个人的好恶进行真正的协商,从而达成可行的折中办法。

  挖苦嘲讽是一种露骨的语言攻击,会引发批评者的交互式攻诘反应,极有可能使交流终止,甚至有可能终结双方的关系。

  对男朋友不能冷嘲热讽地运用迷惑法或否定询问法。

  你可以向上司传达下面这类明确信息:1.你乐于改进工作业绩,以达到加薪的水平;2.你不会被批评击倒,而是想寻求更多的批评意见加以利用;3.要是他能经常把批评意见反馈给你,那么他就可以协助你达到提升业绩的目标。用这种非自卫性的方式来应对艰难处境,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那就是它能改善你和批评者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我的亲身(以及临床)经验表明,如果你对批评者的观点表达出积极的兴趣,可以使批评者更轻松地给出负面的批评意见,因为有时候,提出批评可不容易。

  当我还是一个入门级治疗师的时候,我每周都要和一位专业临床医师碰面,听取他关于我工作的点评。

  在这种权威式关系中,通过敞开心扉,我获得了什么经验呢?那就是:假如不是应对他人的操控,那么,就该鼓励他人提出批评,这些批评最终可能变成表扬。对我来说最终的结果是,我获得了这位导师终生的友谊。

  Chapter 8 日常人际关系——强势地“谈钱不伤感情”

  安妮的性格发生了重大改变,她变得坚韧,很少理会别人对她的批评指责,也能够更好地应对自身的过错,与他人产生矛盾时,她不再焦虑不安了(减少了逃避应对反应),而对关系亲密的人,也不再生气好斗(减少了争斗应对反应)。最近,当我要她说一说,她最看重自主性学习的哪个方面时,她简要地梳理了一下内心发生的积极性情感变化,然后强调说,她改变了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而能够察觉并应对他人的操控,又让她增加了整体的强势。

  能够直面他人,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而不会感到害怕或受人摆布,以此来解决分歧。

  虽然她认识贝克医生20多年,但在他面前她总是感到紧张。在成功地应对了医生之后,玛丽面带温柔的笑容,说她自己更有掌控力了,

  Chapter 9 职场人际关系——应对上级或专业人士

  我为什么会强调医患关系的平等性,而不强调权威性呢?要知道,“医生”这一称呼的最初含义正是“老师”。为什么不能因为医生具有专业医学知识,就简单地把医患关系归入权威式关系这一类呢?

  米尔特的成功,让我想起了二战时海军工程营那句古老的座右铭:“若是困难事,马上处理,若是不可能,多花时间。”

  罗恩在班上做的报告就简单至极了。他相当自如、直率坦白地阐述了论文,甚至很享受就这一主题跟同学进行的交流。罗恩对于自己果敢应对同学提出的两类操控性问题,感觉特别爽。这些问题,都属于经典的“法国南部式”和“引诱式”问题。

  应对儿童的不满——倾听、理解,而非让步

  在生活中有时你会受伤。我也受过伤,所以我能理解你,不过我无法让伤痛消失。要是想玩,你就得学会忍受疼痛。”

  有没有试过大家熟知的那些操控性策略,比如:外部规则——“你必须去玩,这是规定。”威吓——“要是你不去,我就告诉你妈妈(或校长)。”假如他不去,就让他产生负疚——“大家都喜欢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让他觉得自己很无知——“要想将来有出息,你就该学会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让他产生焦虑——“要是你不跟其他男孩玩儿,他们可能就会不喜欢你了”。

  要在家庭内享受到自由,就必须承担起成人的某些义务,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她不用觉得自己愧对父亲的担心,也不用因为渴望自由而内疚。事实不过是:她回家晚了,父亲担心,她得妥善处理好担心,如果不,父亲就会一直担心下去。

  那是因为我们是亲人,对彼此来说,我们两个人都很重要。在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就让情感支配自己,的确有点傻,不过我和你都会那样做。

  Chapter 10 朋友与亲戚关系——想出折中方案或直接说“不”

  最难强势的时候,就是和真正在意的人打交道的时候。这些我们在意的人,也就是跟我们平等相待的人,像父母、朋友、恋人和配偶。

  根本就没什么恰当、正确或唯一的方式。即便是《圣经》也没有给出建议说,在别人打了你的左脸[插图]之后,你又该怎么办。在这些平等的互动关系中,一切都可以协商

  你跟配偶之间出现矛盾后,要是你想当然地认为,任何事(包括问题的解决之道),都必须遵循婚姻或亲密关系中的某一整套武断性规则才行,那么可能很难找出解决办法。

  武断性规则会妨碍你或你的配偶说出自己的真正意愿,妨碍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强势起来,可以让你们弄清双方的真正意愿,这样,折中方案往往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配偶用于控制你的操控手段,通常都不是恶意或有害的,而只是孩提时代训练出来的

  在临床环境下,大多数非自我肯定型患者,都有一种消极心态,他们通常都不是心存恶意、粗俗鲁莽的混蛋或泼妇,而是一些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们的做法,不过是在用自己所知的最好办法来应对罢了。

  我知道您要说什么,我也赞同您的话。那样想是很愚蠢,可我就是那样想的!说这是精神障碍吧,我打算去进行心理治疗,不过与此同时,我还想有所改变,这样我就不会觉得自己像个小男孩,事事都得找爸爸商量了(否定决断法和自我表露法)。

  晚饭后我对约翰说,我非常喜欢他,不过上次上床,只是我以为,要是我不那样,他就不会对我有兴趣。还有,我并不喜欢那样做。

  所以我就跟他说,虽然我们一起有过男欢女爱,可对于跟他交往,我心里还是一点儿底都没有……可能是因为我太喜欢他了。

  Chapter 11 夫妻、情侣关系——巧妙运用强势,促进性爱和谐

  我们遇到性问题的时候,那种原始的“害怕—逃避”和“愤怒—攻击”的应对模式,仍在支配着我们所有人。

  她已经认识到,她才是自己的最终评判者,她知道,有些事情她很擅长,有些事情却干得很糟糕,她有能力评判自己的成功、过错和失败,并且还明白,要在生活中做出任何想要的改变,最终的责任都在于她自己。

  结语 做你自己行为的评判者

  坚持自身权利的时候,用一种非自我保护的、不带操控性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应对,就可以向对方传达一种极其重要的信息。这是一种保证,表明你不会干预他做出决定,就算讨厌对方所说的话,你也不会干预。

  两个人是可以应对彼此制造的那些日常矛盾的,并且还可以处置得很好。大家之所以无法很好地应对矛盾,最主要的绊脚石就是,我们会去干预他人做决定,会习以为常地通过让他人觉得不安、觉得受到了威胁、觉得内疚或无知等方式,去操控他人的意愿。要是你发现自己处置不好跟他人的矛盾(尤其是你在意的人),那么你也许应当试一试:果敢地坚持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去操控对方;果敢地坚持自己的意愿,而不去损害对方的尊严和自尊。然后,再来看看结果如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强势》读书笔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