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条据书信 > 读后感 > 《父母,挑战》读书笔记

《父母,挑战》读书笔记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11 15:10:51 | 移动端:《父母,挑战》读书笔记

《父母,挑战》读书笔记

父母,挑战

【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件很讲究缘分的事情。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教师,挑战》这本书,翻阅后就被书中通俗易懂的道理和直白鲜明的案例吸引了。一口气又回购了本系列的《父母,挑战》、《婚姻,挑战》和《孩子,挑战》。其中,《孩子,挑战》放在学校正在读,今天刚刚读完《父母,挑战》,剩下一本《婚姻,挑战》来日方长。

第一部分 心理学背景

  第一章 父母面临的处境

  1.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

  2.孩子是你的一部分,也是这个地球上与你最亲密的一个人。太多时候人们因为心中有爱而自我折磨,太多时候爱成了施加于人的沉重负担。

  3.爱的唯一目标是占有,其本质是恐惧,其意图是索取,其过程往往充满嫉妒。

  4.过度担心孩子的幸福是一种性格缺陷,相反你对自己越有信心,也就越相信孩子内在同样拥有应对生活的力量和方法。

  5.很多父母表现的,好像孩子生来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替自己赢得姗姗来迟的满足、荣耀和幸福,倘若某位父亲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而吃尽苦头,他或许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学者,倘若他不得已而辛劳一生,那么他会希望自己的儿子过得轻松快乐。一个在异性关系中感到失意的女人,倾向于将自己的儿子视作唯一属于她的男人,这个男人是她永远不会失去的,而且永远忠诚于她。

  6.一知半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如果父母对教育一无所知,有时可能会做得更好,他们会遵循自己的常识,在恰当的时候寻求建议,他们更愿意听从劝告。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教育有一点点了解,而这一点点了解往往是错误的。

  7.说服一位在棍棒下长大的父亲相信不应该通过暴力的方式养育孩子,通常你的任何努力都会激起他的抗议,我就是那样长大的,现在我很好,他从来不会停下来想一想,倘若当初他享受到的是一种不同的、更好的教育,那么他今天可能是什么样子?

  8.母亲必须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母亲不能将太多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

  9.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作用是给予纯粹的爱,他们不求任何回报,却总是在付出,仅仅是和孩子在一起,看到孩子健康幸福,就能带给他们全然的快乐。

  第二章 孩子面临的处境

  1.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孩子就在认识他所生活的世界,他尝试学习使用自己的身体,努力理解所处环境的人和物。从最初的婴儿期开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有目的的。

  2.吸引注意力,并让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是许多孩子都追求的目标。

  3.倘若一个家庭本身就与社会格格不入,也不认同普遍正确的行为标准,那么在这个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同样也会缺乏道德意识。

  4.父母不会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孩子,无论他们多么努力的确保不偏不倚,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孩子仍然会比其他孩子更加亲近父母。

第二部分 训练方法

  第三章 有效方法

  1.和善,相互尊重和宽容是成功合作的必要前提。

  2.你如何谈论其他人,你是带着友好的关切和理解讨论邻居,还是仅仅对他们说长道短,居高临下,你是力求公正还是吹毛求疵,易于把所有人都往最糟糕的方面想,孩子头脑中的大多数偏见源自他们的父母。

  3.诚然命令必须坚决,但是如果通过低音量传达他反而会更有效,正是音调的变化显示出我们的意图有多坚定。

  4.大多数命令都可以替换成友好的建议,“如果……该有多好”,“我会很喜欢你做……”。

  5.区分后果和惩罚的另一个因素是你说话的语调,刺耳和愤怒的声音表明你在惩罚,友好的态度表明你强调的是必须遵守秩序,而非你的个人欲望或权力。

  6.打耳光并非教育者的行为,他只不过出于一个被激怒的人之手。教育者必须对自己的能力和效率充满自信,否则教育便是不可能的事,失控意味着你缺乏自信。

  7.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你就会令孩子措手不及,失去平衡,在孩子等待责骂的时候给他赞扬,在他以为要被制服的时候认可他的优越感,在他等待爆发的时候保持平淡,在他以为要被制止的时候允许他自由,这些都是缓解紧张的策略。

  8.唯有当孩子处于接受倾听的状态时交谈才有价值,你必须避免高孩子一等。父母则倾向于突出自己比孩子更有优越性。

  9.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应当尽量少的介入其中,他必须自己发现如何与他们相处,以及如何协调彼此的利益。

  10.孩子必须能够保护自己,所以他必须像其他人那样打架。当然你应当让孩子远离粗野和不受欢迎的伙伴,并且阻止孩子粗暴的行为趋势,平和的性情并不通过惧怕打架来展现,而在于有能力发现更为温和解决争议的方法。

  11.不冒险,无所得。

  第四章 儿童训练中常见的错误

  1.为洒了的牛奶而哭泣,毫无意义。

  2.被骄纵的孩子所特有的那些不满缺乏耐心以及不快乐,都表明骄纵,在世孩子的生活更轻松方面是多么不成功,他们的内在从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因为缺乏自立,所以任何一点点责任和困难就足以令他们崩溃。

  3.胆怯的父母剥夺了孩子体验宝贵经历的机会。焦虑会把孩子推向更多危险,稍稍自立的孩子都不会像其父母所认为的那样粗心,孩子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被明智的方法所养育的孩子,在面对其他危险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谨慎。更明智的做法是仅仅指出不同的危险并安排一些没有伤害,但是令人不悦的经历,孩子很快就能学会正确评估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孩子必须学会照顾自己,而且他们越早学会这一点,父母的内心就会越轻松。

  4.类似的语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损害他的能力,一个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说的话,语言本身是为了鼓励和帮助,而非烦人和抑制。

  5.任何人都不应该迫使孩子作出承诺,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6.孩子撒谎是因为想逃避痛苦的辩论和争吵,然而恰恰相反,父母认为这是孩子在违背他们的命令,蔑视他们的权威,理应受到惩罚。

  7.唠叨的教育作用等于0。

  8.在恼怒的时候,你很容易夸大孩子的缺点,而且你的语言听起来往往比你的真实意思更加强烈。

  9.父母的权威本是为了教孩子遵守秩序,滥用权威则必然激发孩子的反抗,无论表面看来他有多么顺从,他内心的冲突从未停止,如果权威的维护需要动用强制力,其本质缺陷就暴露无遗。

  10.孩子学到的是害怕和屈服与暴力,每一次挨打都会摧毁他的一点点尊严,勇气和自立。

  11.童年时期遭受责打其典型后果是孩子可能发展成为奴性怯懦的人,一方面阿谀奉承,一方面诡计多端,又或者他可能成为自大或过度自信的人,几乎每一个儿时挨过打的人都有残暴的倾向,他或许成为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的铁石心肠和冷酷使他尤其容易在商业领域或某些职业上取得成功,但是他缺乏真诚的友善温暖,以及亲密接触的能力。

  第五章 特定的训练情形

  1.孩子必须学习摔倒,如果不为孩子的痛哭所动——毕竟他很少严重受伤,他就可以逐渐变得坚强,从而能够承受更严重的伤痛,如果父母焦虑,孩子就更容易,而且更经常哭。

  2.如果你不管他,允许他自己寻找解决方案,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哪怕在生命的第1年里,孩子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学习控制肌肉学习,巧妙的克服身体障碍,他们需要的是激励而不是保护。

  3.在孩子说话不清楚的时候,你不必特别费劲的去理解,如果你让孩子觉得他很容易被理解,他就没有理由清楚的发音了。

  4.无需关注用餐很慢或者很少的孩子,不用提前警告,或者在当时进行说教,他必须体验到自然后果。

  5.孩子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持续获得你的关注,你的态度应该是无论谁对谁错,孩子都需要学会与对方相处。

  6.如果一个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不及格或者拒绝做功课,这就体现了其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当。

  7.孩子在生病的时候需要特殊的照顾,但是在此期间仍要遵守特定的秩序,孩子不能被过度迁就,你对孩子的同情是值得理解的,但是你肯定不希望孩子在暂时性身体不适的基础上增加更持久的心理不适。

  8.他必须学会接受自己的失败,当你生气并对他责骂时,他会将挫折看成更深层更严重的失败,如果一个人因为一个小挫折就认输,他就远远没有准备好去面对正常的人生难题。

  9.当孩子身边的人举止不得当时你需要关注与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而不是试图改变他们。

  10.你无法阻止孩子看到或听到对他没有好处的事情,唯一有效防止伤害的方法是增强孩子对负面影响的抵抗力。

  11.孩子的存在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和期待,他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12.在青春期里孩子迅速成长,拥有了成年人的外表,但未来几年里他其实还是孩子,很多孩子在12岁到14岁之间就显得完全长大成人了,所以陌生人会把他们当成成人来对待,自然而然的,如果父母还把他们当成孩子,他们就会反抗,青少年的社会成熟和身体发育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这就需要你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如果你缺乏同情心和善意而未做到这一点,或者由于强调自己的权威而破坏了最初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那么当孩子开始独立生活,并准备作为一个成年人与你进行友好的合作时,他就会惨遭疏远。

  13.再从儿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过程中,青少年很容易过度在意外表,他们希望自己被当做某个重要人物,但他们并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那类人,你越是强调他的幼稚,这个年轻人就越倾向于故作姿态的模仿成年人。他们会试图用傲慢的态度来掩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的感觉。

  14.如果经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责骂和批评,那么当某个迷恋他的男性对他表示倾慕和赞美时,他可能感受到这是唯一被需要和被接纳的机会。

  15.属于你的时代终将过去,你必须为新一代让路,今天看起来弱小无力的人明天就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唯有深厚的人类情感纽带可以超越时间的流逝,保持永恒不变。

  16.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万一我不在了他该怎么办?相反你应该在自己还在场的时候就学着后退一步,就要让孩子面对独立,今天你必须有勇气让他面对生活,面对整个人类社会,他必须从现在起开始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因为今后他能否在这种关系中取得成功,将证明你一直以来是不是好父母,有没有按正确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


第二部分 困难儿童

  第六章 理解孩子

  1.比起被忽视,孩子宁愿挨打。

  2.他们从一开始就坚信没有人喜欢自己,所以故意激怒所有与自己有接触的人,直至对方开始排斥他们,当他人厌恶他们的时候,他们将其视为一种胜利,这是他们唯一可以获得的胜利,也是他们唯一追求的胜利。

  3.很多孩子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他们有能力通过引人注意和令人发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他们无论说什么都非常可爱,父母很容易向熟人夸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又可爱,但是他们在吹嘘孩子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在场,孩子自然而然会为自己的出色能力而沾沾自喜,并开始大规模的语出惊人。慢慢的这种机制可能变成一种麻烦乐趣,也会变成失望。

  4.我们不能忽视或嘲笑孩子基于增长知识的需要而提出的问题,父母的轻视会导致孩子丧失信心,迫使他寻找其他信息来源。

  5.我们必须教育孩子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从自身以及成就中发现自己的真正价值,与外在印象相比有益的贡献更具价值。

  6.你不应该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7.儿童的无助往往源于对成人的依赖,过于严格往往会加重孩子的无助感。

  8.恼火和愤怒只会暴露家长的弱点,许多孩子之所以喜欢撒谎,就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令父母受挫,一旦孩子发现自己可以从撒谎中获取力量,那么每当他觉得有必要将父母至于无奈的绝境时,他就会说谎。

  9.磨蹭会引发他人强烈的反应,因而磨蹭本身是一个有力的武器,它是表达反抗的一种方式。

  10. 他们将本该带来乐趣与灵感的艺术变成痛苦乏味的任务,没有训练便无法取得成功,但是训练需要兴趣和激励。一遍遍重复的动作练习是不可行的,哄骗、提醒、威胁以及惩罚等常用手段,既无法激起兴趣也不能触发灵感。保持孩子的兴趣是老师的职责,父母也应当给孩子多一些激发而非压力。

  第七章 指导与再调整

  结论

  1. 每一代父母都是未来的基础。

  2. 到底是我们首先需要更优秀的个体,去创建一个更好的社会,还是需要一个更好的社会去培养一个更优秀的个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父母,挑战》读书笔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