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条据书信 > 读后感 > 《李海林讲语文》读书笔记

《李海林讲语文》读书笔记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13 15:23:33 | 移动端:《李海林讲语文》读书笔记

《李海林讲语文》读书笔记

  四月去上海学习时,我们去了李海林老师当校长的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参观,李校长给我们作了一堂“发人深省”的讲座,讲述教师的成长。别人省没省我不清楚,我自己倒是对他列出来的那个成长周期表给骇了一跳,虽说来日方长,却常也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表格仿佛是一面照妖镜,找出混沌颓丧被荒废了的那些年,之所以这样说,是从教这么多年了,居然连一本正儿八经的教育教学著作都没有认真读过。缺乏专业阅读,是一种常态现象,不要否定撑光面子了,这就是事实。

  此处的专业阅读,是指除教材教参之外的关于教育著作的阅读,公招考试背题不算,赫尔巴特杜威建构主义满嘴跑火车也建立不了亲切感,因为——除了卷子上那一个符号般的存在,你压根不清楚他们任何的教学理念。

  这一年多来我有了阅读专业著作的意识,图书馆的卡恢复了,进去先直杀教育分类,以往我可是除了文学、戏剧类的根本不会去其他书架晃荡,但如今,我站在几大排教育教学著作面前,先狠狠地给过往的岁月一记响亮的耳光,再将每一栏书目一一看起。

  《李海林讲语文》这本书就是这样跳入我视线的,如果不是之前听过李校长的讲座,可能这本没什么花哨名头的书就被错过了。打开它,此李海林正是彼李海林,坊间一直有这样的笑话:一个老师书教不好就去当行政当领导,或者说,在教育教学上做得炉火纯青的谁会有空去搞行政工作?但李校长的履历上一串专业的脚印再一次让狭隘的人开了眼。不过我一向对这些名头不怎么信,到底有没有干货,打开书见分晓。

  《李海林讲语文》这本书基本代表了李海林老师的语文教育观,分为三部分:叙事性质的“我的语文人生”,论文性质的“我的语文理念”和教学设计性质的“我的语文实践”。版块划分得很清晰,一目了然知道他要讲什么和以怎样的结构来讲。

  这本书拿回来后,第一部分读得还是比较轻松愉悦,叙事性的文章读起来就想故事一样,有人物、有事件,从中了解了李老师的教育经历,从一线教师到高校研究,再到上海做教育管理者,夹杂着零散的教育观点,读起来不费力。

  到了第二部分,语文教学理念时,烧脑的来了:言语教学论、语感教学论以及它们下面率领的无数专业名词,直接将人打昏。大段的排版、窄小的行距,两篇文章直接首尾相接,连个分页都没有的省纸张,这些都是我找的客观因素。读这样的书,是不能一边转呼啦圈一边用碎片时间看的,于是我将它放在了暑假里,担着已经续借了一次又即将超期的风险,这几天使劲啃硬骨头,终于嗑了点剔骨肉下来,还把牙硌得生疼。

  李海林老师的语文理念中最重要的是两样东西:语感教学与言语教学,他用了比较长的篇幅来说明它们是什么。像这样的专业名词,课标里经常提到,轮到教研发言了,就是培养核心素养,以什么什么为抓手,夯实什么基础,“语感”这个词,一线老师绝对不陌生。

  但是,问题来了——什么是语感?

  但凡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他的语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在我的第一意识里,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感觉,它是潜意识里的对语言信息的条件反射。带学生做阅读题、习作时,语感尤其重要,甚至修改病句时,有的学生其实并不知道这个句子的病因,但他能够改正对,这就是语感。

  如何培养学生获得语感这种比掌握基础知识更高阶的能力呢,李老师书中提到两条途径: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实践既是语文常态教学中常见的各种手段:听、读、抄、背、讲、写等,“以各种各样的语言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反复出现,对学生语言器官形成反复的言语刺激,最后在学生大脑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了牢固的联系系统”,这有点类似重复强化形成机械记忆,这不就是死读书、死背书吗?

  但后面关于语感分析中,又这样提到:“语感是一种语言直觉力,但语感的获得却肯定经过了一个非直觉的阶段。直觉能力是能力水平层次最高的层次,在它之间,还有机械认识层次、归纳认识层次、理性认识层次,任何直觉能力的行程实际上都必须经过这三个阶段,知识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在语感实践这条途径中,并不是直接从感性到感性的。”

  也就是说,我曾以为的一个人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感是最难掌握的东西,它看似是感性的,实际上在形成过程中,有大量的理性因素存在。一个人语感能力强,跟他多年的阅读、表达肯定分不开,只是潜移默化得到的知识不是那么明显,相当于给“语感”罩上了一层虚幻朦胧的外衣。实际上,能力还是能力本身,没有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是坐在那里靠意念得来的,必然有长期的重复的训练。语感的训练在哪里,就在一本本小孩子看过的书本里,喜欢阅读的学生他的表达力不会差,阅读、表达成为了习惯,语感的获得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由此看来,课堂上的教学不过是课外阅读的补充,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我们能掌控的,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不能控制的,而语感的获得更多是在课外,有了课外的大量积累,课堂上的教学才能提纲挈领,直击关键点。

  《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是我读得最为过瘾的一篇文章,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几种倾向作出了批判,不由得对作者表示佩服:这也太敢写了!他所列举出的这几种现象,恰恰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情况,且言语冷峻,毫不留情。

  1、“泛语文”批判: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形式实际上已与语文无关,尤其是一些是实践类的活动,超出了语文教学的范畴。“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是指课文所反映的人文内容,而是指语文本身的人文本质”——语文教学到底是教教材内容,还是教知识点、学习方法?过多的解说教材内容实际是把学生越教越傻,因为课文内容他们都读得懂,可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一篇文章,它好在哪里,它有哪些需要我们掌握的语文要素,这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中,我以前总偏重于人文性,但现在逐渐朝工具性靠近了。

  2、“反文本”批判:针对一些看似活跃教学气氛的“戏说课文”的现象,任由或鼓励学生胡乱改造,作者说往西,他就要往东,故事是悲剧结尾,他就要喜剧或闹剧收场,以与原著背道而驰的观点起到哗众取宠的效果。“反文本反掉了对文本的僵化的理解、一元化的解读,但是,它同时也反掉了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

  3、“无中心拓展”批判:拓展的方式五花八门、花里胡哨,各种过场都走一遍,结果喧宾夺主,忘记文本阅读本身才是重点。这个也很常见,在老家小学时,一位老师上公开课《玩出了名堂》,写列文·虎克玩耍之中无疑发明了显微镜。这位老师跟我一个办公室,我眼见着她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各处打听哪里找得到显微镜上,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在当天的课上,花了不短的一段时间让这个学生上来看一眼,那个学生来瞅一下,然后总结:哇,显微镜好神奇,真的能看到那么小的东西。当时我教学经验也浅,甚至还没有教语文,但我对这种教学设计是明显不赞同的。拓展也要跟语文教学本身相挂钩,即使在倡导跨学科、融汇学科教学的某些教学舆论倡导下,更要坚守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

  4、“无效讨论”批判:全班都讨论,然后说观点,无论是非黑白,老师都持鼓励态度,最终,上完了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针对这种现象,李海林老师提出了四个问题:有没有问题或者是不是真问题;需不需要讨论;有没有条件讨论;怎么讨论。囊括了从选择讨论议题到如何进行的整个过程,我们之前在设计导学单时,常会不知道这一课该设计什么问题来讨论,就直接搬课文后面的习题,但问题又来了:很多课后习题都大而泛,实际针对的是理解了全文之后的一个总的感受,在讨论进行之处就把这种概括性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会不会被一棍子打死,或者这种大问题实际上是不需要大费周章去解答的,把力气花错了地方。讨论如果选不准问题,等于是走过场浪费时间,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讨论,也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讨论!

  5、“教师不作为”批判:这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旗号鼓舞下,经过教师群体的误解与不懈的实践走偏了的一条路。尤其是我们这两年正在搞学本课堂,老师作为“大同学”旁观更多的情况下不得不注意的一个误区。很多观念本身并没错,但在推进过程中操之过急,在执行者没有理解清楚的前提下让全部老师贸然行之,并且不这么做就要怎么怎么样,跟这样挂钩那样相关,强迫教师快速改变原有观念与教学习惯,只能起到表面繁荣实则疲惫薄弱的反作用。教师的“不作为”也就更多的产生了,李海林总结出三种现象——“无设计、不活动、没立场”,这种佛系教学法适合于禅修,不适合基础教育。

  6、“去知识化”批判: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它不是一个知识系统,而是一种综合素养。但这说起来就大了、空了,都看不见摸不着了还怎么去学习,如何去培养。“去知识化”即是认为语文课不用学知识,因为语文课程本身就不是知识。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观念,一种专家学者确定课标、编写方案的大视觉思维,对一线教师来说,我们还操不到这份心上。不过,了解多点也好,至少下次再看类似水准文章不会再感觉太烧脑。

  7、“多媒体化”批判:哈哈哈,信息技术主任没事出来走两步?期末要交的本子里,有一个叫什么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记录本,要填写每天每节课使用了哪些电教手段,但是——平时谁顾得上记啊?于是,期末补本子就成了各办公室蔚为壮观的场面,其实平时课上能用到的多媒体也就投影仪、显示屏,再加个电脑,多了也没有,翻来覆去地就记这几样,真是不嫌费事的。多媒体给我们提供便捷的同时,问题也来了。李老师提到的“多媒体化”倾向是一线教师都有亲身体会的:把电子屏当板书,不在黑板上写字了;把PPT作为教学流程跟走跑;以直观化的图片、音视频取代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无论什么课文都要找相关多媒体内容展示,走形式化。这又是几个剑跑偏了的典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多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了,甚至——碰到停电,不知道怎么教学了。没有投影仪,怎么评讲作业,没有显示屏,学生看什么?回想我们小时候上学,什么都没有,是怎么学过来的。

  所谓文如其人,通过李老师的文字,我对他又增加了一个印象——愤青无疑。他反对的不是这些教学观点与方法本身,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的一些偏离或者极端化,以他敏锐的触觉及时指出来,以防扩大泛滥不可收拾。语文教育改革中,是需要这样警醒冷静的目光来监督的。

  第一遍阅读,获得的只是皮毛、肤浅的感受,对这样一本极具专业阅读挑战性的书来说,实在有看二遍的需要。暂且冷却,且待二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李海林讲语文》读书笔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