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公文集锦 > 关于母亲、梦想的文章

关于母亲、梦想的文章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22 17:23:50 | 移动端:关于母亲、梦想的文章

母亲的梦想

  母亲年已七十了,一生劳苦的她,身体多处病痛。这不,这几天因病住院了。住院期间,很多亲友来探望不说,母亲的电话也此起彼伏地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兰大的媳妇打来的,一会儿是内蒙古工作的孙子,一会儿是青岛上学的外孙女……

  都是问候,安慰的电话。

  同病房的两位老人,眼热之极,问母亲,关心您的人咋这么多?儿孙后代都还有很好的学业和工作,真是有福人啊!

  母亲听了,笑得合不拢嘴:“我这一辈子,不图富贵,不图吃穿,就喜欢个供子读书,老辈人不说了吗,‘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子在书房’。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是个睁眼瞎,我就死命地供我的儿女们读书。一辈要比一辈强呢,是不?孩子们都还争气,一个个凭读书走出去了,小日子还行吧。”

  “啥叫小日子还行?”来探望母亲的六婶对两个病友说,“你们不知道,我这老嫂子最会谦虚了,我们妯娌中,就她的几个娃书读得最好,全考出去了不说,她的孙子们这几年又开始往外飞了,去年,她大孙子考上了大学,今年,人家外孙子、家孙子,一下子考了三个,两个还是重点大学呢!我们都羡慕嫉妒得不得了,我们这家族就她们家扎窝成堆地往外出人才呢!你们不知道啊,我这老嫂子供儿孙读书,下狠劲呢!”

  啊!那两个病友惊叹道,怪不得这么多问候看望的人呢,原来是有功之人啊!

  六婶的话,勾起了我久违的回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小学没有书包,母亲用各色各样的碎布对在一起,手工缝了一个花布书包,我背到三年级后,大弟又继续背,母亲用旧衣服又给我改做了一个稍大一些的书包,我一直背到上初中。

  八十年代中期,我到县城上初中后,每周交完米面和菜票,母亲另外给我五毛钱做生活费,从不间断。有一周因为考试,我没回家,母亲步行二十多里路,给我送来了一周的伙食和五毛钱,然后又紧赶慢赶回去了。后来,父亲告诉我,母亲为了省三毛钱车费,来回走了五十多里路,走的腿疼,脚疼了好多天。

  中学六年,担心长身体的我们在学校灶上吃不饱,每一周,母亲都要为我们姐弟三人烙大饼,我们当地人叫“锅盔”。每人六七个,二十多个厚厚地叠在一起成一骨碌,装一大袋子。每次背上走学校时,路上碰到村里人,总会有人说,“这家几个娃,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么一骨碌、一骨碌地背粮,法码得很!”

  现在想起来,母亲最辛劳,最艰难的日子,就是供我们上学的那十几年,洗衣、做饭、烙锅盔,下田地、养鸡、喂猪、搞家务……片刻不得清闲。

  记得后来很多次问过母亲,那段日子苦不苦?母亲都说,不苦,你们听话,好好学习,我心里有希望,浑身是劲呢!

  母亲没念过书,不懂太多大道理,但敬字惜纸,仰慕读书人。见到有字的纸,从不会踩踏或像别人一样用作手纸,而是小心捡拾起来,理平,压在匣子下。积攒到一定量了,下雨天空闲时,就和我们一起整理。

  是书页,她就用针线订在一起,让我们当“书”读。在那书籍匮乏的年代,我们就是受了这样片片扇扇残缺不全的“书籍”的营养,才对课外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总想知道那些有时好看,有时迷惑的一两页“书”后面的东西,就各种猜测想象,反复咀嚼,浮想联翩……

  是写过字的本子片纸,铅笔写的,就让我们擦掉,钢笔写的,就用背面,统一理整齐,还是她用针线缝订起来,让我们当草稿本。这种积少成多,废物利用的好习惯,在那穷得叮当响的年代,还真解决了不少问题。别的孩子都没有“草稿本”概念的时候,我们却感觉很“富有”,“草稿本”没有缺过。虽然那“草稿本”花花绿绿,颜色不一,甚至参差不齐,但却被母亲理压得平平展展,写字演算无碍。

  母亲一心盼望我们读书有出息,以致儿孙后辈的名字里都有个“文”字,如文慧、文心、复文、兴文等,可见她对我们的期望有多大。当我们都因受了高等教育跳出农门,有了一份安定的职业后,在我们当嫁当娶的适婚年龄,母亲又颇有见识地说出了她对我们找对象的要求:“要找耕读人家的读书人,读过几年书,总会明点事理,山上水,地下渠,廊檐水照窝窝滴,总不会错大茬!”

  也不知是受她影响,我们自然不自然地照她这标准去做了,还是缘分真的天定。我们姐弟几人,真的都找了耕读人家的读书人,两个弟弟的丈人家,还都是当地轰动一时的状元之家,不但家里边的孩子全都读书考研考博了,两家还各有孩子考取了公费出国留学……

  当村里人说母亲打着灯笼都难找到这么“门当户对”的儿女亲家时,母亲竟然淡淡地说了句令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话语:

  “不用打灯笼找,让娃们念书有出息了,身上就会带着味儿,循着味,两个人就找到了!”

  “啊?还有味,那是什么味呢?”叔伯婶子们打趣地问。

  “书的味道呗。”母亲并不怯气。

  母亲不会说书香味,气质味,但听长辈人说过“古经”的她,记性特别的好,她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当年,她经常给上学的我们说这句话。

  有一回我问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上过学、不识字的母亲竟然无师自通地告诉我说:“你想要实现志向,就要在窗边好好读书!”

  “为什么要在窗边好好读,其他地方好好读,不行吗?”当时懵懂的我不依不饶地追问。“窗边亮豁啊,天黑得迟,能多读一会。”我记住了母亲的话,上学时就总爱坐靠窗的座位。为的就是“亮豁”和“多读一会”。

  成家后,多次问过母亲,一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每一次她都说,让我的儿孙们有书读,受教育,有安稳的干头,不再像我一样当睁眼瞎,这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也问过她这辈子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她总是高兴地笑着说,哎呀,那当然是看着我的儿孙后代一大群,全国各地,上学得上学,工作得工作,子子孙孙都是读书人!而且看现在这好光景,子孙后辈读书还要读出个样子来,要有作为呢!你们个个有本事,别人就会说,哎呀,这老太太不识字,传下的一窝子还都挺行!哈哈,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此看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社会发展七十年,母亲劳苦几十年,从自己的大字不识,到儿女俱有学成,孙子们正大展宏图,她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她的幸福正在靠近她,而且越来越真实……

  愿母亲健康长寿,畅享她梦想实现带来的无边幸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母亲、梦想的文章》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