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范文大全 > 总结计划 > xx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xx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8-06 00:43:54 | 移动端:xx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xx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严重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研究和落实国家及省有关政策,在大众宣传教育、疫情监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和感染者的关怀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艾滋病疫情仍呈蔓延和扩散趋势,我市的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性传播的比例在上升,母婴传播已出现。由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社会歧视较为严重,加之人口流动频繁,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数增加,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覆盖面窄,感染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逐渐到来,防治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为了巩固防治成效,推动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切实保护公众身体健康,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x—201x年)的通知》(国办发〔201x〕年〕13号)和《四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xx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x—201x年)的通知》(xx办发〔2007〕5号),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防治目标及工作原则

  (一)工作原则

  1.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注重实效。

  3.依法防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监督。

  (二)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xx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相关政策和防治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公众的危害,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使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具体工作目标

  1.建立科学完善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到2007年底,市、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设置独立的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建成科学合理的全市性病艾滋病监测体系和艾滋病初筛查检测实验室,实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各个县(市、区)建立3个以上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到201x年底,建立并完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在内的艾滋病确诊实验室网络。

  2.提高城乡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到2007年和201x年底,全市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5%和85%以上;农村居民分别达到65%和75%以上;流动人口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校内青少年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校外青少年分别达到65%和75%以上;分别有70%和90%以上的人员流动量较大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利用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候机(车、船)室,各类大、中、小旅馆、饭店、酒店等分别有60%和8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提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知识水平。到2007和201x年底,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有90%以上和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县(市、区)艾滋病防治政策、知识宣讲团的宣讲分别覆盖90%以上和100%的乡镇、社区。

  4.加强卫生服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市、县(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95%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到2007年和201x年底,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分别有80%和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分别有80%和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城市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人员分别有80%和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和技能培训;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分别有60%和7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分别有70%和9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扩大有效干预措施覆盖面,减少高危行为。到2007年和201x年底,有效干预措施分别覆盖当地70%和9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分别达到70%和90%以上;登记在册吸毒者达500人以上的县(市、区)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符合条件的吸食阿片类物质成瘾者提供药物维持治疗。坚决禁止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

  6.推广和规范无偿献血,阻断艾滋病经采供血传播。建立和健全采供血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输血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上岗人员100%实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训。到2007年和201x年底,临床用血分别有90%和100%来自无偿献血。

  7.全面落实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匿名咨询和初筛检测;对艾滋病患者的遗孤实行免费上学;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及“四免一关怀”政策。到2007年和201x年底,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分别有50%和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70%和9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县(市、区)的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分别有85%和90%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8.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控制性病增长。到201x年底,85%以上的合法性医疗机构能提供规范的性病诊断、治疗、咨询等医疗保健和安全套促进等预防服务;80%以上的性病防治机构能够开展以性病门诊为依托的外展服务;性病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

  二、防止重点

  (一)防止吸毒特别是以静脉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静脉注射吸毒目前是我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责任感,毫不手软地打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减少毒品来源,阻断艾滋病病毒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二)防止卖淫嫖娼传播艾滋病。目前我市艾滋病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安机关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对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从源头上遏制性病、艾滋病快速蔓延的势头。

  (三)防止血液传播艾滋病。近年我市加强了对血液和血制品的管理,使血液和血制品被hiv污染的机会大为减少,但血液传播仍然是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依照血液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加强采血、供血和用血管理,保证血液安全,杜绝经应用血液和血制品传播艾滋病。

  (四)防止母婴传播艾滋病。我市艾滋病流行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妇女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实施预防综合干预的力度,防治和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

  (五)防止不安全性行为传播艾滋病。我市性传播疾病的报告数正逐年增加,高危人群中性传播疾病患病情况较严重。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流行,hiv感染的潜在危险随之增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性病诊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可及性,推广使用安全套。

  三、防治措施

  (一)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减少歧视,营造关爱支持的社会环境。

  1.广泛开展大众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防治环境。各地要大力发挥大众媒体宣传优势,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性的宣传与集中性的宣传相结合,保证大众媒体宣传的连续性。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播放艾滋病、性病防治的公益广告或相关节目,市级每月至少播放1次,县(市、区)每月至少播放2次。市级主要报纸每周至少刊登1次艾滋病防治的报道或公益广告,各重点新闻网站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并定期更新。鼓励各影视制作单位拍摄防治艾滋病的影视作品。

  工商、旅游、文化、交通等部门要在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设立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影剧院、青少年宫、文化馆等要结合各自日常工作在每年组织的活动中至少有1次包括艾滋病宣传教育内容。各影、剧院在正式影片和节目开始前要播放防治艾滋病科普宣传片或公益广告。

  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职工的岗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反歧视的宣传活动,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员专题教育。职业培训机构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求职人员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

  充分发挥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作用,建立农村、城市社区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阵地。各社区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半年至少安排1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每村至少有5条艾滋病防治知识固定标语或公益广告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每年要以各种形式至少开展2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常年摆放多形式的无偿献血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鼓励社区以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减少和消除歧视,营造关爱艾滋病感染者的和谐氛围。

  科技、文化、卫生、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宣传、农业等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市、县(市、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要编制适合农村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加强贫困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

  2.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市、县(市、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要组织艾滋病宣讲团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城乡社区干部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法规巡讲;建立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政策学习制度,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和方法纳入行政学院(学校)、团校的培训课程;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新提拔领导干部与新考录公务员考试内容;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岗位培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政策法规培训。

  3.加强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十二部门关于联合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的通知》(国艾办发〔201x〕53号),在外出务工人员和家属中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农业、教育、就业部门要充分利用职业高中、科技培训、技能培训常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农民工岗前培训开展包括出境劳务人员在内的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社区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节假日、农忙返乡期间开展集中或入户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建筑、采矿、餐饮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以及劳动保障、建设、人口计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铁路、民航、交通、检验检疫和城建等部门要积极开展旅客的宣传工作,在机场、火车站、港口、长途汽车站、公共汽车的等候区域以及交通工具内部放置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并利用电子屏显、宣传展板、宣传栏、录像等对旅客进行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公共娱乐场所和外来人口集中的地方要张贴和摆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品,宾馆、招待所和旅店的登记服务台要备有供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

  4.加强对青少年和妇女的宣传教育。教育部门要制订统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大纲,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确保各普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高等学校至少有1名教师接受过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系统培训,保证开设足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时,设置相对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栏;在图书馆、阅览室应有艾滋病防治、性病防治、远离毒品、无偿献血知识等宣传材料。各类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普通中学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结合新生体检和入学教育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xx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