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范文大全 > 优质范文 > 中秋偶遇

中秋偶遇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20-03-30 17:55:44 | 移动端:中秋偶遇

《中秋偶遇》汤砚舒

中秋之夜,独自躺在天台的椅子上,望着渐渐被乌云吞噬的月,我心中不禁一颤,风依旧那么刺骨,与原本应美满的中秋之夜是那么不和谐。害羞的月终于被风吹开了小半边脸,一点点黄晕的光,蓦地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多少文人墨客曾辉煌一世,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却最终也化成了远方的一堆黄土。慢慢地,风也不再那么凛冽。柔风中,我不禁感慨:“若能回到古代,若能见一眼嫦娥玉兔,也就不枉活这一世了。”话音未落,一只纤纤玉手就搭在我肩上。紧接着,一阵美妙轻柔的声音传入耳中,略带些清冷,与这平淡的夜却有些不符:“也许,我可以带你穿越一回。”猛地回头,却见一位美女站在面前,怀抱玉兔,一身清新脱俗之气,身姿曼妙丰腴,身着一袭蓝白色长纱裙,一手轻提薄纱,一手微撩青丝,长发如黑色瀑布般垂在腰间,眼眸如湖水般清澈,又如海水般深不可测,丹唇微启,肤色如玉。我心中微微一震,“你是?”“我是嫦娥,刚才听到你在感叹,我想,我应该可以帮你穿越一回。”我似信非信地点点头。“闭上眼。”又是嫦娥轻柔的声音,双眸轻闭,听见耳旁一阵风刮过,听起来是那么诡异。“好了,到了。”睁开眼,一副凄凉的画面映入眼帘:草屋稀疏排列,行人稀少,身着清一色的右袵衣裙。嫦娥道:“这是周朝,他们大多身着上衣下裳,颜色也讲究上玄下黄,即为上身深色,下身浅色。”望着天上已露出全脸的月,我不禁痴迷的幻想起来。“哦,对了,周朝的中秋也是有习俗的。周朝时期,人们拜月并非拜月亮,而是拜月神。周朝人拜月神可是非常讲究的,三跪九叩,各种礼器也十分精致,拜完月神的月饼也要分成若干块,分给家里的每个人,让每个人都沾上月神的福气。(节选)

《中秋偶遇》武文洋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臣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无盐的声音随风飘来。我一看,原来她正在拜月呢!嫦娥说:“无盐小时候跟着父亲就学会了拜月亮,长大后因品德高尚被请入宫中,因相貌不合皇上之意,并未宠幸。一晚,无盐在拜月时,正好被皇上发现,觉得她美极了,便立她为后。”看完无盐拜月,听完无盐的故事,我们又一次坐上了时空隧道,去往下一个朝代——唐朝

在唐朝有两位大诗人:李白与杜甫。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刚到唐朝时便看到李白在作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神情,让我不禁沉浸在那种意境中。不一会儿,又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我不禁叫起来:“啊,那是李白的《古朗月行》啊!”“是的。”嫦娥笑着说。

我望了望月亮,自言自语道:“是啊,你看这月亮,真让人分不清到底是白玉盘还是瑶台镜呢。”(节选)

《中秋偶遇》刘子维

首先,我们来到了周朝。“今夕何夕,鼓击中流,嫦娥玉兔,邂逅中秋”。出自第一部记录中秋节的史书《周礼》。家家户户拜月神,主家的妇人切开象征团圆的无馅月饼给家里的每个成员。到了齐时候,无盐女在中秋节诚心拜月,被帝王看到了她在月下貌美如花的容颜,终被封为皇后。女子们效仿无盐拜月,想自己能“貌如嫦娥”,得帝王赏识。到唐朝时期,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名人骚客也借月抒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如李白的《月下对酌》,《古朗月行》。中秋节的盛行是在宋朝时期,月饼也有了馅,中秋赏月、猜灯谜成为一种娱乐活动。苏轼也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世佳篇。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猜灯谜的游戏,每个灯笼上有两三个谜题,我飞快地翻看,迅速找到自己最拿手的谜题:“最大的手--打一成语”,我灵机一动,想到了答案。我紧紧地握住谜题,生怕被别人抢走。我的答案:“一手遮天”,顺利过关。(节选)

《中秋偶遇》赵凤嘉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臣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无盐女幼时就在拜月,长大后因为品行高尚才选进宫做妃子,因为才貌不得大王所爱,宠幸极少。在一次拜月的时候,大王正巧路过,听完她拜月的话及时觉得她非常美丽,因此得大王所爱,立为皇后。

风,又大了起来,我不想睁开眼睛,看着那一轮皎洁明月,它终于露出了它那雪白的笑脸,人们也看到了它。那一次惊险的穿越里的嫦娥,在她的冷清宫里是否还凄凉......(节选)

《中秋偶遇》刘一丹

古人除了用祭拜的方式来祈求美好的祝愿,还会用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唐宋时期,每逢佳节,文人骚客便借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像诗圣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就是借月之圆缺,来喻人之离合,用满月来衬托自己的漂泊无依,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感情。当然也有文人借月来表达美好的祈愿,像宋朝豪放派词人苏轼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亲人分离,天各一边,但抬头仰望的还是同一轮明月。在唐宋时期除了赏月对诗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猜灯谜。

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刚开始是政客表达政治观点的一种手段,到唐朝兴起,盛于宋代。因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灯谜增添了活动气氛,又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节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秋偶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3820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