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范文大全 > 优质范文 > 关于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参考案例)

关于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参考案例)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21-04-01 22:44:05 | 移动端:关于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参考案例)

关于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参考案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将质量强市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加快培育经济竞争新优势,为全市高质量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二)基本原则

  ——质量第一、以质取胜。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坚持优质发展、以质取胜,更加注重以质量提升来带动经济发展和减轻安全监管压力,切实形成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改革驱动、创新引领。积极推进政策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用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质量提升打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质量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依靠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质量法制和诚信意识。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营造诚实守信、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社会共治、质量惠民。坚持简政放权、科学监管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健全现代质量治理体系,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质量建设,构建质量社会共治格局,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三)主要目标

  到xxxx年,全市重点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导和优势产品质量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重点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xx%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稳定在xx%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xx%以上;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xx%以上;基本药物的抽检完成国家及省上下达任务;重点领域服务业质量顾客满意度达到xx%以上,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xxx%;水利工程质量合格率、质量检测抽检率达到xxx%,大型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xx%以上;全市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明显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xx%以上,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xxx%,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二、重点工作

  (一)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出台品牌培育政策,集中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深入开展各级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x名牌产品、鲁班奖、飞天奖、陇原工匠、“三品一标”认证、A级景区等质量品牌的培育和创建活动。大力宣传xx品牌的良好形象,讲好品牌故事,用好品牌效益,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讲质量、提品质、创品牌的浓厚氛围。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推广品牌先进理念和质量方法,切实发挥品牌产品的质量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品牌产品含金量。建立完善质量品牌建设扶持计划,重点扶持一批全国知名的品牌产品,完善名牌奖励机制,在政策、项目投资、金融贷款和个人荣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住建局、市农牧局、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扎实推进标准提升战略。以我市有色金属新材料、冶金、化工、农牧和旅游等优势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多方面开展“标准化+”行动。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和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推行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和农业、服务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模式。(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提升企业质量发展水平。大中型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督促企业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关键工序控制、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在规模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骨干企业建立质量关键岗位考核机制。培育工匠精神,弘扬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和文化,引导广大企业采用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打造精品产品。在全市中小微企业分层次、分行业开展大规模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普及教育,每年选择xx户以上中小微企业负责人集中开展质量基础能力免费培训,推动中小微企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继续深化质量服务企业活动,每年选择xx户中小微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深入企业开展质量诊断、咨询和分析,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服务,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促进企业提档升级。着力提高一线工人的质量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质量素养,组织多行业开展质量控制(QC)小组活动,完善鼓励一线工人不断追求质量的制度和措施。(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农牧局、市住建局、市食药监管局,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加快推进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整合全市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能力。帮助市、县(区)检验机构加强食品、农产品的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检验项目建设,提高食品安全保证能力。根据加强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监测要求,进一步提升工程和环境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充分利用大型企业的检测技术资源,通过统一、规范的资质认定和评价认可,增强其社会化检测服务功能。形成以各级法定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社会检测力量为补充,技术设施先进、各具专业特长、密切协作的公共检验检测系统。(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编办、市农牧局、市食药监管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县、区政府)

  (二)破除质量提升瓶颈

  开展质量攻关、质量改进和质量分析等质量帮扶活动。围绕我市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每年定期开展企业质量状况调查,组织第三方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找准比较优势、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研究制定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加强重点产品与国内优质产品的质量比对,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组织质量提升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重点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食药监管局、市农牧局、市科技局,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建立质量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切实发挥质监、工商、食药、住建、环保等部门稽查执法队伍的作用,逐级明确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的目标任务,每年要在日常消费品、食品和我市优势产品等重点产品、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打击制假售假、质量不合格等违法行为。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大打假力度,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形成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健全质量违法行为记录及公布制度,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和相关信息公开力度。确保质量投诉信息平台有效运行,严控不发生区域性造假事件,对假冒伪劣违法行为严重、社会影响恶劣、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迅速依法查处,对质量纠纷问题及时处理。(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食药监管局、市农牧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

  探索开展宏观质量状况统计分析和监督抽查工作。提升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和频率,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开展抽查工作,及时通报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曝光不合格企业,依法开展不合格企业后续处理。定期分析我市重点产业质量状况与发展前景,形成质量分析报告。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进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品牌创建及其贡献率、质量满意度指数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并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运行质量的重要元素和指标,使宏观经济调控更加适应以质量效益提升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市食药监管局、市农牧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县、区政府)

  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对重点消费品、重点市场、重点工程、重点区域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分析和预警。完善产品、工程、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产品、工程、环境抽样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提高质量跟踪和风险评估能力。制定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加强风险信息资源共享,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对质量安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牵头单位:市质监局;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食药监管局、市农牧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三)提升重点产品质量水平

  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推动我市工业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支撑群众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品流通领域质量监督抽查频次,强化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工作力度,加大消费品执法打假及缺陷消费品召回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消费品制假售假行为。全面推动我市消费品生产、经销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稳步提升消费品整体质量水平。(牵头单位:市工商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县、区政府)

  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围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深入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加快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着力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大力发展质优、高效、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农产品公共品牌、知名品牌的培育、开发和保护,鼓励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促使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技术改造、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产品认证等给予支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打造主打产品、主导品牌,扩大“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和休闲农业上网销售规模。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耕地质量保护管理体系,加大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修复力度,扎实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供给。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推行种养殖清洁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规范农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化肥使用。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和属地责任。(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管局、xx海关,县、区政府)

  着力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国家标准,鼓励推动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完善学校“校送”配备和卫生室建设质量标准体系及管理机制,强化校园疾病防控及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工作,落实校园安全保护区制度。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扎实推进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示范学校创建率逐年提升,认真做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强化特殊药品管理,全市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和医院院内制剂xxx%建立规范化质量控制实验室,全市药品评价性抽检、基本药物的抽检完成国家及省上下达任务。(牵头单位:市食药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责任单位:市农牧局、市质监局,县、区政府)

  (四)推动工程质量不断提升

  积极探索建筑业发展的新思路。加快建筑产业使用产品的开发和建筑企业品牌培育,带动地方产业板块的发展。加快推广和应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加强工程技术研发应用,因地制宜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省优质工程,大力推进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强化施工图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经验。严格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强化工程质量主体责任意识,认真开展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工作。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管理,重点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管理,严厉打击违法分包、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各种建筑违法行为。(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县、区政府)

  (五)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实施服务业名牌战略,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业名牌企业,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家先进水平。着力壮大居家体验、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消费、特色餐饮、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规模。大力开展旅游、快递物流等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提升活动,推广实施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和管理制度,遴选药品服务业质量标杆单位,组织一批服务质量升级试点。(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政府金融办,县、区政府)

  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质量提升。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业态。在全市主要工业园区配套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我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和优质职业教育供给,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以及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城市的服务满意度,降低消费者投诉率,开展服务行业社会满意度调查,向全社会公开,不断促进服务质量进步。(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质监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六)着力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严格开展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着力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大力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严格确保水环境质量。建立健全对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污染监测、检查执法和治理体制机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杜绝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发生。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从严把好项目能源和环评审查关,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采用节能环保型产品,全面推广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初步建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稳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突出“紫金花城·生态绿城”主题,深入实施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做好植树造林、香草产业和花卉种植工作。认真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治理,为我市提供可靠生态屏障。(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林业局,县、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将xx市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质量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定期听取质量工作汇报,分析研究质量工作发展形势,协调解决质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质量发展规划。县、区党委政府及市直各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促进质量提升的具体政策措施,推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积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县、区党委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

  (二)加强质量制度建设。坚持促发展和保底线并重,强化对质量创新的鼓励、引导、保护。落实《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逐步实施相关产品由生产许可证管理转为产品认证管理。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及风险调查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产品质量安全多元救助机制。探索建立产品侵权责任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使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时补偿。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编办、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管局,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三)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完善质量发展经费多元筹集和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创新、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要加大对质量提升行动的经费投入,支持质量品牌发展、标准体系建设、计量体系建设、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与研究、质量监督抽查等工作。积极落实政府质量奖等质量奖励机制,激发企业提质争优活力。构建质量增信融资体系,探索以质量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质量增信融资制度,将质量水平、标准水平、品牌价值等纳入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和贷款发放参考因素。加大产品质量保险推广力度,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确定和采购活动组织管理,将质量、服务、安全等要求贯彻到采购文件制定、评审活动、采购合同签订全过程,推动形成优质优价的政府采购机制。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从信贷、科研、技改等方面重点支持名优产品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主导优势产业发展。企业要加大对质量创新、质量提升、新品研发、质量体系改进的资金投入,保障质量提升行动的有力推进。(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质监局、市政府金融办,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四)健全质量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将质量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质量教育,开展质量主题实践活动。实施企业质量素质提升工程,研究建立质量工程技术人员评价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一线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水平。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实施青年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体系。持续开展申报“陇原工匠”和评选“xx工匠”活动,学习宣传“陇原工匠”“xx工匠”精神,带动打造一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类岗位比武和职业技能竞赛、青年质量提升示范岗创建、青年质量控制小组实践和巾帼建功等活动。鼓励各单位、企业在职称、待遇方面对质量技术人员作出明确规定。(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五)强化目标管理督察考核。探索建立市级质量督察工作机制。坚持把质量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制定对市属企业质量发展能力的考核办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探索构建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新型质量统计评价体系。将质量发展各项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宏观统计发布范围。(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质监局,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深入报道国家和省上提升质量的丰富实践、重大成就、先进典型,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讲好xx质量故事,推介xx质量品牌,塑造xx质量形象。将质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质量公益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诚信、责任意识,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促进质量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弘扬“品质是金,诚信则昌”的xx城市质量精神。深入机关、企业、乡村、社区普及质量基础知识,宣传质量管理先进典型,塑造xx品牌形象。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要把质量发展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为领导干部工作责任,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努力形成党和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直各相关部门,县、区政府,xx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参考案例)》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5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