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范文大全 > 优质范文 >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参考)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参考)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21-04-02 18:34:20 | 移动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参考)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参考)

  一、主要成效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型”(服务主体转型、环节转型和机制转型)上,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架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主”向“多元”的主体转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由政府行业机构为主向全社会多组织扩展。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有服务手段、有专业人员、有示范基地、有责任制度的“四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共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xxx个,相关服务人员xxx多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治等服务已经延伸至村级,xx区于xxxx年被纳入全省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扩围区。在加强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扶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培育多元化的社会服务组织,如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服务、合作组织为主体的营销服务、农机植保为主体的作业服务、互联网+平台为主体的电商服务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特派员+项目为主体的科技服务等,截至xxxx年底,全市建成农技推广机构xx个,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xxx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家,发展家庭农场xxx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xx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xx家、省级示范社xx家),服务带动农户近x.x万人,电子商务服务站覆盖大多数行政村和xx%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x县成功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单一”向“全程”的环节转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环节由单一的农技推广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从以前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扩大到农业生产、流通、加工、营销等多个领域,涵盖种子种苗、土地、技术、金融等多个要素,基本实现单一服务和综合服务、单个环节服务和全程服务的融合。良种推广服务上,开展统一供种供苗,有力推动良种良法到户到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xx%以上。实用技术服务上,通过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xxx个,开展新技术试验xx项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xx万亩,示范面积达到xx万亩。土地流转服务上,稳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通过省级验收,土地流转率保持在xx%以上。农业信息服务上,通过农业信息网站和“xxxxx”三农信息平台,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布政策信息、生产技术、气象灾害等信息xxx多万条。农业金融服务上,县、区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营业,利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模式,撬动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xxx亿元。农产品流通服务上,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xx个、农贸市场xx个,特色农产品体验馆入驻农产品xxx多种,实现了农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病虫害防治服务上,推行植保统防统治和水肥一体,作业方法由原来单一的化学防治转变为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防治面积达xx万亩。农机跨区作业服务上,各类农机组织年均作业面积累计超过xx万亩,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xxx多台次,实现了农作物收获进度和质量的双提升。区域公共品牌服务上,在营销环节突出农产品品牌的地域性、公用性、协同性和持久性,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金农”牌双孢菇、高原夏菜等品牌,不仅成就了一个产业,也带动了一方经济。

  “被动”向“主动”的机制转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由农民群众被动接受向个性化服务转变。从以往我市传统的农业服务方式看,大多集中在生产技术指导方面,也就是说哪块田出了问题,就到哪块田去;有什么品种,就推广什么品种;不管农民有什么需求,农技人员“统一”单向服务,农民群众只能被动接受,效果自然很不理想。近年来,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农民群众的新需求,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改传统模式,从服务供求衔接着眼,从农民的需求着手,突出主动服务,强调个性化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多个服务领域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有效解决了一些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事。以现代农业理念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组织高校与地方、科技与产业、专家与农民深度对接,农业发展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农民生产缺什么就服务什么,使农业生产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推广发布以“四主推”为重点的主要农作物名录,向农业生产经营者统一公布主要农作物主推的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优质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残留农药,并建设完善了一批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直观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探索“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通过订单营销、吸纳农户入股经营、为农户提供技术和仓储服务等形式,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产品资源的高位“嫁接”和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的精准“对接”,如xx区支持金从玉供港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集高效喷灌节水、有机肥培地力、气象监测、无纺布覆盖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一体的高效智能示范基地,产出的有机蔬菜远销到香港、xx等地区。

  二、效益分析

  在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趋势下,我市农业发展亦呈现出生产成本持续走高、农村劳动力有限富余、农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双增长的阶段性特点。我们结合近年来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这些新趋势和新特点取得的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无论是从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提升农业品质,还是在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的决定性配置、以创新驱动促进现代农业规范提升上,都实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有效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和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全市粮经比例已由xxxx年的xx:xx调整到xxxx年的xx:xx,形成了制种、蔬菜、肉羊、食用菌、中药材、香草花卉等主导产业,农业产业效益显著提高,农业的文化休闲旅游功能也得到不断拓展。伴随着我市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重要接续产业的加速推进,以及农村土地的规范有序流转,目前全市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仅为xx%,xx.x%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全市农村总人口中只有不到xx%的农民完全依赖并从事于农业,“老人农业现象”日益显现。但调查显示,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和土地快速流转,又倒逼并催生了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一体化服务的社会需求,突出表现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迅猛增长,由五年前的xxx家增加到xxxx年的xxxx家,年内将为农户销售各类农产品xx亿元,逐步拥有了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的综合服务功能,而且还在组织农民开展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有效保障了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六坝海量辣椒专业合作社,长期流转土地x万亩,年吸纳富余劳动力xxx人次统一种植陇椒等无公害蔬菜,年销售xxxx多吨,户均增收xxxx多元,同时与xx户贫困户以贷款入股的方式结成利益联结体,每年按不低于x%比例保底分红,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脱贫之间的互利双赢;新城子镇毛家庄村成仓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的股权结构、“保底租金+盈余分红”的分配制度和“内部责任制+一体化服务”的经营模式,xxxx年土地入股农户亩均分红xxx元,资金入股农户户均分红x万元。

  从社会效益方面看,有效推动了全市优势特色农业的产业化进程。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保鲜库、恒温及冷链物流等xx个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仅县乡便民市场改造项目就达到xx项,投入财政奖补资金xxx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设施,建立起了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分散的、“散兵游勇”式经营的小农经济传统农业向有组织、走农产品品牌之路、争创名牌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据统计,通过理顺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形成农业、畜牧、兽医、农技和林业x个专业三级推广服务网络,设立市、县区和乡镇三级推广机构xx个,农业技术直通车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明显增强。在互联网+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项目建设中,建成农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特色农产品体验馆,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xx个和农超对接的社区放心肉菜直销点xx个,年销售额预计将突破x亿元,直接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流通领域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从生态效益方面看,集中体现在高效节水农业的实施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上。一方面,积极推广低压管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xx.x万亩(占全市灌溉总面积xxx.x万亩的xx.x%),据基层统计的数据,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枸杞、葡萄、蔬菜、牧草等经济作物亩均增产xx%以上,亩均节水x/x,亩均耗水量比传统灌溉方式减少x/x,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成绿色食品原料和无公害生产基地xx万亩,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认证xxx个,修订发布农产品地方标准和规程xx项,严禁施用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禁止秸秆焚烧,对土地进行保护性高效利用,减少了在灌溉过程中因长期施用化肥、农药以及固体废弃物的迁移转化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面源污染。近三年来xx县年均抽检的xx.x万批(次)农产品样品中,质量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xx%以上,成功步入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行列。在与基层干部的交流中还反映出,农业产业化服务生态效益一直延伸到了乡村,比较典型的诸如新城子镇怡泉新禾公司等生产经营性企业,怡泉新禾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栽培食用菌,从隧道发料到上料播种、养菇到成品包装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并在栽培车间房顶建成xxx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机组,形成了节能高效、清洁生产和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为农户提供稳定就业岗位xxx多个,规模效应非常明显。

  三、制约因素

  “为农民服务什么,如何服务?”这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服务究竟离农民的需求有多远?带着这一核心问题,我们在调研中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探讨和深入摸排,详细了解到当前我市农民群众迫切希望能提供“十方面”的服务:

  一是政策服务。一方面希望能把现有政策落到实处,并能得到政策咨询、政策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又寄希望能够出台更多、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包括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利于服务组织发展的促进政策等。二是销售服务。希望通过“订单”式生产、建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组织营销经纪人直接上门收购等形式提供稳定的销售服务,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科技服务。通过技术培训、技术辅导、技术咨询、技术承包等形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为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四是信息服务。希望政府建立起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发布和利用的快速反应机制,为农民提供致富生产项目、生产结构调整、产品销售、生产资料价格、土地流转等信息,指导农民生产。五是物资服务。主要是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供给,农民对购买农用物资更关心的是农资的价格和质量,也希望政府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严肃查处坑农、害农等行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六是金融服务。在产业化经营的起步阶段,农民尤其需要金融的支持。希望政府能够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化贷款手续,降低融资成本,为农民提供融资、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等系列服务。七是加工服务。希望能够提供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冷藏保鲜等,既平衡市场供应,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益。八是劳务服务。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劳务服务已呈现出旺盛需求,农民希望社会能提供“全程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服务。九是经营决策服务。包括生产布局规划、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经营方面的意见、建议等,使决策更有科学性。十是法律服务。主要是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契约公证、合同仲裁和诉讼服务,帮助农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针对以上十个方面的服务内容,对照农民的愿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将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实践与省外一些地方进行横向比对后,我们认为,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虽然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如何为“小农户”提供“大服务”,在此过程中仍有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制约难题和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出“五薄弱、五不足”:

  一是公益服务薄弱,支撑不足。由于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产规模不一、目标也不一致,导致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点、关注点也各有侧重,普通农户最关注产中技术辅导服务,种养殖大户最关心信息服务,专业合作社最期盼资金帮扶,农业企业最需要产品营销服务。但长期以来,各类服务机构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习惯于执行上级计划和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很难随时根据生产需要来制定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我市公益性机构主体间、经营性组织主体间缺乏常态化衔接,服务资源分散,有时仅靠执行政府项目维系一种临时、松散的产学研联合,服务中只重视单项的、现存的需要,缺乏配套性和前瞻性,服务的“小而散”与现代农业要求的“大且强”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为农服务整体效能的发挥。基层反映,乡镇推广机构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仍然存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流动性大、兼职工作多,缺少新特技术、复合型、加工贮鲜、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村级服务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普遍较少,服务零散,手段落后,计划性较差;部分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意识淡漠,和农户之间多为松散连接,管理水平不高,自身发展困难,几乎不具备服务能力,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是经营服务薄弱,带动不足。近些年,在农业内部分工刚性推动和政策引导拉动下,农村经营性组织的再造速度明显加快。但从目前实际状况看,我市农业社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匮乏,管理不规范,带动能力不强,市场开拓和抗风险能力较弱,服务带动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目前服务内容主要侧重于农机服务、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产前、产中服务,而现代农业急需的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营销、物流及金融、保险、信息等产后服务缺乏,与经营主体的基本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不少组织的服务对象仅针对规模化经营主体,无法顾及千家万户的农民,片面追求“拉网式”或者“普及性”的服务,而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的侧重,难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社会化服务供需严重脱节。尤其是多数经营性组织和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营性组织的发展空间和内生动力。

  三是购买服务薄弱,覆盖不足。从土地流转的效应来看,当种地规模从几亩提高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之后,经营者对生产产品的要求也从简单的满足自身消费提升到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配套、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追求以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等方面,这就需要有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同步跟进。而农民反映,政府在购买服务时确定的服务主体偏少,由于项目资金限制,有的项目下达时间滞后,耽误了农时。服务的覆盖面也比较窄,xxxx年全市购买社会化服务面积只有x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x.x%。另外,目前政府的各种补贴直接与土地承包权挂钩,补助资金主要补助给农户,而对服务主体的补助偏少,难以调动承接服务的经营性组织的积极性。

  四是金融服务薄弱,力度不足。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在农户融资结构方面,农户向商业银行贷款比率总计为xx%,而民间自主借款比率则高达xx%,这说明农村贷款难融资贵、满足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户反映,当前要想在农商银行借款,首先必须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亲朋好友或者公职人员作担保,且贷款最高授信限额低,一般最多仅为x—x万元,审批环节多、手续繁琐。此外,农业保险发育滞后、层次过低,一些经济作物、棚室经济上不了保险,保险范围较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五是信息服务薄弱,开发不足。农业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不强,信息服务缺乏综合集成和有效分析。发布的信息中,真正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合农户、为农民增收的市场信息、专业信息等相对较少,不但深度不够,而且实用性也较差,农民急需的信息难以获得,开春不知道种啥、秋收又为农产品价格低和卖难犯愁,只能凭感觉和根据以往经验以及迟滞的市场需要信息来安排生产,导致农产品产销关系长期波动不定,农民丰产不丰收现象依然比较突出。据了解,大多数农户对大宗农作物的信息需求相对较小,而对某些如食用菌、中药材、无公害蔬菜、胡萝卜等市场销路较好、价格较高的经济作物,或特种养殖如肉羊、金鳟鱼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强烈,需要政府和农业企业帮助农民“在什么样的年份、什么样的土质下,按照市场的需求、气候的变化,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才能获取收益的最大化”上及时进行农业信息的引导,但这方面的信息供给明显不足,甚至还存在“信息污染”和虚假信息,挫伤了农民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四、对策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犹如串起珍珠的纽链,连接了农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根本目的就是能让农民优质高效地从事农业生产。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处在行业成长的初期,综合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与成效,借鉴省外其他地区的做法与经验,我们认为,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多元化需求为服务导向,以实现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为服务重点,以解决农业发展瓶颈和应对发展挑战为服务目标,尽快补齐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短板,建立起以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为主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社服务为骨干、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服务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全要素”服务成为“撬动”社会化服务的支点,真正架起为农服务的“连心桥”。

  (一)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环境。随着我市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和规模的增大,在产业规划、品牌设计、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方面不断衍生出了新的需求,但不同的社会化服务主体间服务衔接很不完善,加上对农业的投入不足,致使服务资源在部门、地域、行业之间人为分割,缺乏统一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力量和多个领域,建议从顶层设计着力,制定推进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组建成立领导机构,分项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强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良性互动,使社会化服务标准更高、服务对象更精准、服务内容更完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涉农资金,设立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基金,重点培育扶持蔬菜产业、制种产业、肉羊产业、花卉产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搭建从单一环节服务向综合性全程性、一体化发展服务平台,促进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快培育农膜回收利用、秸秆循环利用、尾菜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绿色生态高效循环农业。调研中经过分析还发现,目前我市农业金融服务滞后甚至缺失的最大症结,在于传统农业风险大、收益低,使得逐利性金融资本望而却步,抑制了小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此,建议政府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转变现有金融服务供给思路,探索实施“农业价值链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通过价值链利益纽带将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相互串联起来,逐步实现对小农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全覆盖、农业增值收益重新分配和主体间利益的“普惠”平衡,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困境。

  (二)实行统一协调的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虽然已经连续三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但在我市特别是基层的实践中却并不理想,甚至还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种啥能丰收?种啥能挣钱?丰收了谁来收?”,这是多年来始终困扰我市农民心头的“堵点”。对此,建议借鉴xx省霍邱县的做法,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为农业公共服务的事项,公开遴选规模大、实力强、信用好、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作为农业生产全程服务试点企业来承接农业公益性服务,政府实行跟踪指导、限价收费、差额补贴,并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操作流程,实现农业产品、服务的双向有效流动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打通群众心中的“堵点”,真正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强化“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当前加快推进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不仅盘活了农村的资源资产,而且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也让土地流转更为顺畅。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外出务工的村民不情愿流转,主要是怕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如近几年来由于有经营大户“跑路”,一些农户的流转费不仅拿不回来,而且户与户之间的地界都划不清了,农民心中郁闷不已。要想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首先得保障好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鉴于此,建议加快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络,制定交易规则,加强交易监管,设立土地流转专项基金,实行交易环节的全免费保障服务,大幅提高流转效率,保护土地转出方的权益和收益。同时,对经过公示但一时未能达成交易的土地,探索成立“土地银行”,由土地银行托底收储,再将整块土地“贷”给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零存整贷”形式,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探索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田保姆”等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确保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益的最大化。

  (四)培育综合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需要政府统领和协调,政府应一手抓技术性、公益性服务,一手抓经营性服务,使两种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在公益性服务层面,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作为最基础的服务主体,主要承担农民解决不了、市场和社会提供不了的服务供给需要,必须由“政府担当”“财政买单”。建议政府当好服务主角,对农产品质量监管、疫病防控、农业科技推广等公益性公共机构,保障财政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予以适当补助,使公益性主体有保障、有动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经营性服务层面,建议进一步整合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术推广、产品购销等服务资源,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功能全、组织能力强、运行管理规范的综合性服务组织,将各类专业性为农服务力量有序聚合在一起,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统筹开展订单种植、产销对接、质量追溯、信息交流、物流管理、品质评定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调研中我们还发现,目前我市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主要表现为“股份产权联结、生产购销服务联结、利润分红返还联结”三种形式。利益联结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建议政府通过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试点,采取发展订单农业、鼓励股份合作、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立风险防范等措施,不断延伸服务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生产者、物流商、龙头企业和涉农服务机构形成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建立服务对象与服务主体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五)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云平台。当前,随着物联网和信息科技的飞速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向共享经济服务的趋势日益凸显,如“神州农服”“ e田科技”“极飞农业”等,连接人与服务,为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商等提供全产业链的涉农资源对接服务。我市也应着眼长远,依托智慧农业、“互联网+”、xx紫金云大数据中心,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品种资源、农资供给等各方面要素,建立土地、电商、物流等数据库,实现农业社会化信息服务的高效对接,使惠农政策、现代信息技术、新产品、新农艺、新农机得到快速推广。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面向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精准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打造高科技、新产品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转化应用服务通道。

  (六)建强社会化服务专业技术队伍。加强培训资源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对接,重点抓好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培养造就一支真正懂技术、接地气的专业化涉农服务队伍,成为农业服务组织与农户之间弹性连接的桥梁。聘请农业科研院所资深专家和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农技专业人员,设立农技咨询专家热线,壮大农技服务队伍,统一组织有偿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指导等服务,随时帮助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解决技术难题,满足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开展科技营销的高层次需求。强化典型引导和工作指导,把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对各类主体的监管考核内容,对为农服务能力强、贡献大的主体优先给予扶持,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增强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各类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依托xx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适当扩大农业专业技术岗位引才名额,吸引高等院校毕业生、专业人员创业兴业,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持续充足的人才保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参考)》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5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