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范文大全 > 优质范文 > 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范文

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范文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22-06-21 15:20:13 | 移动端: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范文

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范文

  1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战现场急救课程是卫生士官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是为战育人的关键课程,与思政课程所承担的育人任务各有侧重,育人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在育人方向、育人目标、育人责任上高度一致,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互补充、有机衔接[1]。加强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着眼强军目标,培养能打仗、保打赢的“打仗型”卫生士官人才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军队卫生院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方式。

  2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的优势

  (1)课程性质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是一门聚焦实战、紧贴战场的应用性课程,军味浓、战味浓,课程中所体现的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的革命主义精神、“一切为了伤员”的白求恩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无不是开展卫生人员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2)课程类型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一般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易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更易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既满足学员掌握专业技能的内在需求,也易在技能学习中融入战斗精神、奉献精神、大无畏精神等思政元素。(3)教学内容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内容紧贴岗位、紧贴战场,具有思想性、为战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有明显优势。(4)教学方法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多采用实战想定、现地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常与作战部队开展战术合成训练,能有效将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将价值观引领与战斗精神熏陶相统一,更易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思政意识不强。部分教员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偏差,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理论教员的任务,与本课程教学关系不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技能传授上,忽视了课程育人的功能与责任。(2)课程思政素养不高。思政教育需要全体教员共同参与,对专业教员的综合理论素养、个人品格修养、使命担当意识、思政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部分教员政治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其次,思政培训体系不够完善。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教员思政素养,加强思政知识储备,但目前还缺少系统完善的思政培训机制,教员思政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自主学习,提升效果不够明显。最后,思政教员与专业课教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不够。思政教员与专业教员之间缺少充分的交流合作,思政教员不懂专业知识,专业教员缺少思政储备,二者的优势和短板没有形成互补。(3)课程思政方法欠妥。采用灵活多变的思政教学方法,是提升思政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常见的思政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讲授启发法、人文认同法等。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员对教学方法使用欠妥,影响了思政教育效果。一是案例选择不够恰当。有的教员选择事例、案例不贴切,与教学内容不相吻合,显得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或者选择的案例不具备较强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不能体现对战救专业价值理念的弘扬和追求。二是思政内容缺少整体设计。知识点与思政点之间逻辑不够清晰,情节不够生动,难以使学员产生情感共鸣和道德反思,效果欠佳。三是互动过程中引导不够精准。对学员引导不够,导致教学双方频频“出戏”,体现课前资料准备不够充分,观点和价值选择不够精练,教学节奏把握调控不够精准。

  4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

  4.1提升教员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4.1.1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教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认识高度。4.1.2提升课程思政素养教员首先要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课程思政。作为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员要从战略全局高度、全局视野充分认识到思政的重要性和自身肩负的光荣使命,积极参加主题教育、专项教育和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等学习活动,要关心政治、时事,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以及军队的重大事件与现实问题,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要具有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成为立德树人的“铸魂人”、为战育人的“领路人”、战教融通的“明白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人”、卫勤尖兵的“铸剑人”、学员成才的“守望人”。4.1.3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员的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成效的重要因素。思政教学不能是简单的政治宣传口号,不能是机械的说教,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政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用好“思想教育”这把钥匙,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要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员身心特点、思想动态等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科学制订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提升使用案例式、情景式教学的能力水平;要加强集体备课、试讲,开展示范课、微课、说课活动,打造精品课程。4.1.4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成员间的互补作用,建立良好的传帮带机制,形成课程思政合力。全体教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要培养清醒的理论自觉,不断夯实政治理论功底,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协作精神,加强沟通协调和相互配合,让教员的自身优势得到充分激发;要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提高思政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好的思政案例、课程设计、教学语言能够迅速推广,实现团队水平的快速提高。

  4.2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4.2.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找准与教学内容的关联点、结合点,实现思想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全覆盖。4.2.2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战现场急救课程内容、组训方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为战性,课程思政元素相对较多。应按照“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思路,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政治方向,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中,厘清课程的思政侧重点和切入点。4.2.3做好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依据任职岗位需求,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员思想特点,把准课程性质定位,有的放矢地制订课程思政建设计划、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按照课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对应关联知识点,挖掘具有本专业、本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编写课程思政案例集,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等。

  4.3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4.3.1革新教学方法手段如何在战现场急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员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思政元素的融入不能突兀和生硬,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节点、教学情境,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融入。其次,要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还要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途径的多元化。4.3.2突出战现场急救课程特色突出服务战场一线救护的课程定位,突出战味、兵味的特色。注重融入和渗透“红色传统、红色血脉、红色精神”的强军文化,“能打仗、练打仗、打胜仗”的战斗文化,“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敢打敢拼的血性胆魄”的战场文化,“救治与伤员同在、一切为了伤员”的战救文化,“人民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的医学文化。如将白求恩战场救治事迹、我军战场救护英雄人物孙伯启和甘文英等的事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员救死扶伤的精神以及家国情怀、军人情怀、战场情怀,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做到思政教育自然延伸、无声渗透、有机融合、无缝衔接,达到思想熏陶、行为引导、观念转变。4.3.3建立协同合作的育人机制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新方式,转变各课程“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员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课程思政效果评估等方面协同合作,形成互补增效的育人机制。(wWw.Wk114.Cn 转载请注明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范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8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