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范文大全 > 讲话发言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心得精选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心得精选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5-09 12:47:23 | 移动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心得精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今天美文网小编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心得篇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内涵丰富宽广,思想深邃高远,文风清新朴实,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做好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按照县委统一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今后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并把会议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一是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深刻阐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和基本要求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我认为总书记的这些讲话,开辟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系统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高扬的旗帜。正像习总书记讲到的那样,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中国梦,我的梦。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只有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强筋健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站稳脚跟,才能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新的建树、新的作为。

  二是进一步深化了对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对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提出一系列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涵,明确了新形势下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努力方向。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深入基层和群众找问题、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绷紧密切联系群众这根弦,做到在感情上时刻念着群众,在行动上永远为了群众,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抓好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顺应民意,大得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改进工作作风的问题,对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总要求。这一系列部署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治积弊、铲除沉疴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觉。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虽然暂时不处于领导、管理岗位,但八项规定的作风建设对我们日常工作的开展仍有巨大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根治积弊,全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来,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我也深刻认识到,要转变工作作风须建立健全弘扬良好作风的机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做到政绩考核要有作风标准,干部选拔要有作风导向,真正把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上来。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决不能虎头蛇尾、一阵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对照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心得篇二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对这样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帜,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地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纯洁政治灵魂筑牢精神支柱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宗旨。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个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高举理想信念精神旗帜、保持政治灵魂纯洁最为鲜明和简洁的概括。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即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政党,是先进的、民主的政党。纯洁政治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坚定信念、纯洁灵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为了维护和纯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19世纪末,在应对以杜林和苏黎世为代表的三人团公开挑战时,恩格斯指出了抵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影响对于党的腐蚀性的重要性:小资产者和农民的大批涌入这对运动也是危险的既然他们是带着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来的,那就不能忘记,无产阶级如果向这些思想和愿望作出让步,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历史的领导使命。邓小平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使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迷失了方向,纷纷失去执政地位。这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警示: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建党90多年来,推进伟大工程与推进伟大事业相互呼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实践活动。能否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环境中把握社会主义正确的前进方向,能否沉着面对四个考验,战胜四个危险,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精神支柱是否牢固是检验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500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一个干部是否坚守自己的精神追求,大多能从他的行动上判断出来。有的共产党人在寻常时候就看得出来、在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在生死关头豁得出来,归根到底就是有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正处在矛盾凸显期与改革攻坚期,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必须积极投身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忠实代表人民利益,自觉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历史,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提高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本领;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时刻注意清扫思想灰尘,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勇于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在忠诚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保持政治本色,解决好精神力量的指南和凝聚人心的大问题。

  增强三个自信践行共同理想

  中国梦吹响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部署,对中国梦的内涵实质、实现道路、依靠力量、历史意义等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这些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党的历史经验表明,每逢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提出打动人心、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时代口号,是党的一大传统优势。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奋斗的今天,仍然需要弘扬这一优势。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这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梦需要高瞻远瞩来把握,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梦需要鸿篇巨制相支撑,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增强三个自信,对于坚持中国梦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极为重要,也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注入了活力。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科学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中华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存在严重的误解是造成我国社会主义出现挫折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深刻地揭示出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经过深刻地反思,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胜于雄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5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相比的,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进程未曾有过的。尽管中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距。但我们可以预言,只要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缩小并最终超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我们要全力为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但不能丢失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增强三个自信,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重在知贵在行。我们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做到自信不自满,不让改革患上疲劳症自信不自负,防止中国道路走向僵化自信不自封,让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相融合,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

  顺应时代潮流构建科学思维

  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说到底是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变成落伍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都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顺应时代要求的自觉创新。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思维传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并分清了马克思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这种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就是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需要我们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中国面临的问题出发,充分看到中国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我们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决策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发展党的思想路线需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构建科学思维体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对我们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构建科学思维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战略思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探索新方法,占领制高点,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二是辩证思维。这就是要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看到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三是系统思维。改革与发展是多维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四是创新思维。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时,提出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五是底线思维。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就是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从而守住底线,防患于未然。践行科学思维,需要我们立足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从人民群众新的需要出发,制定一切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

  秉承人民至上凝聚中国力量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信仰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核心,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社会发展的成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三个倡导24个字的价值理念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和理想追求,做到了国家理想、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规范水乳交融的统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科学提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同志强调: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35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我们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每一项重大改革决策措施都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得到了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利益是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决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同步的目标,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同时也确定了国民收入倍增的奋斗目标,它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深化改革,需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同时,要善于从问题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60项重大攻坚克难任务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问需、问计、问效的三问于民。要推进协商民主,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二要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好满足人民需求。三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四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反腐倡廉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星火相承、细心描绘、精心续写。我们唯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化人民至上观念为意志和实践,才能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任何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广泛民意更珍贵持久!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心得篇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与时俱进地实现领导方式方法的转变,不仅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新形象、新作风、新行动,让人感觉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凸显了我们党在执政使命、执政规律等问题上的新认识,在执政能力、执政方略等方面的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表述,深刻阐发了党在治国理政理念上的一系列创新和发展,传递出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和坚定自信心。研读系列讲话内容,让人思索,给人期待,催人奋进。

  一、奋力实现中国梦

  新的战略思想激励人心、鼓舞斗志

  20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思想。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中国梦的提出,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基础上,推进实现中国梦的新的战略思想。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用中国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特征,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全面概括和回答。中国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的视野,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过90多年艰辛探索、为30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一条给中国带来巨大发展成就的正确道路。因此,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行。同时,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中国梦的提出,最根本的要求是,让我们把眼光放远,充满自信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强调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执政态度和治国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小鲜,即小鱼。唐玄宗曾对这一名句作过诠释: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管理向来被视为一种智慧,它的最高目标是艺术化。治大国如烹小鲜,象征的就是一种高超的治国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治国理政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多年,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以及长期累积的困难不少。面对13亿多人口、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诸多矛盾共存的发展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坦言国家的真实情况,引用《道德经》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才能把事情办好,道出了人民内心的期待。

  第一,就是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永不懈怠。烹小鲜要求小心专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情况复杂,矛盾交织,既有尚未化解的老问题,更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改革中较容易的领域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需要攻坚的任务,怎样平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从上到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调研谋划,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切实找准规律、把握好度,促成整个社会和谐共进。

  第二,就是做工作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烹小鲜需要对火候、味道精细掌控,张弛有度进行安排,这体现了一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思想,凸显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管理规律的深刻理解。

  第三,就是不折腾,不劳民。烹小鲜不能多搅动翻腾。具体到治国理政,就是要防止情况不明决心大,稀里糊涂办法多,拍脑袋决策、凭感觉折腾,以致政令频出、朝令夕改,而要把主动权交给人民,多体察民心民意,既保证政策的合理性,又保持政策的坚韧性。

  第四,就是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件事,不马虎,敢担当。烹小鲜是小事也是难事。这也是提醒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尽量做到决策不失误。

  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强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实干是连接认识与实践的一座桥梁。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201*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党的十八大将求真务实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求全党同志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下,牢记两个务必,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史从来不是空洞的言语。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能留下怎样的印迹,关键取决于踏踏实实地干了些什么。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要坚定信念不动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互相缠绕、不同观念互相碰撞,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与问题在所难免。党的十八大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目标十分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唯有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务实观。务实与形式主义格格不入,也绝不是强调主观的实用主义和识时务的庸俗观,其本质内涵在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有的地方工作看似落实了,实际并未落实。如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讲大局,只选有利于一时一地一己的工作落实;抓工作不是为了见成效,而是为了做给上级看,都不是抓工作应有的态度。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历史。只有把心思放在干实事上,把作风转到干实事上,把能力用在干成事上,才能真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

  第三,要用创新的精神推动务实。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是求真务实的内在要求。只有用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和预见性的眼光,不断研究新情况、积累新经验,实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与时俱进,科学施策干、尊重规律干,围绕大局干、依靠大家干,才能真正做到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发展有新境界。

  四、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强调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夙夜在公,语出《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意思是夜以继日地勤于政事公务。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敬业乐群、恪尽职守的传统美德。业精于勤荒于嬉。夙夜在公,宣扬的是一种恭敬严肃、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踏实奉献的态度,体现的是一种勤奋、刻苦和谨慎的作风,彰显的是一种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人生观念。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发表讲话时说: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习近平同志两次履新都用夙夜在公回应人民的期待和信任,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我们党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就是要求我们:

  一要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阔步前进,但仍面临着突破改革的难关险隘、破解民生的重点难点、经受执政党建设中的危险考验等硬任务。加上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居安思危,始终保持不骄不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神聚力,团结一心,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二要增强时间的紧迫感。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我们比以往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决于现实的作为。这就要求我们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干工作、抓落实,多深入实际、深入改革发展一线,多做一些实事,多出一些成果,真正把发展推向前进。

  三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权力就是责任,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这就要求对于干事创业要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高度自觉,要有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担当。要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杨善洲等为榜样,爱岗敬业、勤勉工作,锐意进取、敢于拼搏,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五、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习近平同志经常强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党的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坚持。

  当前,党面对的长期执政所面临的考验和危险,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都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做到:

  一要把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作为第一能力。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质,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要把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作为第一责任。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为政,通下情为急。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更多时间精力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了解群众所思、所虑、所盼,掌握基层热点、难点和焦点,常思富民之策,常做利民之事,常兴为民之举。

  三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清醒认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站稳群众立场,围绕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民心,以惠民安民富民的工作实绩接受历史的检验。

  六、底线思维

  强调要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结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处事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底线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后顾性思维取向,是公共管理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注重的是对危机、风险、底线的重视和防范,管理目标上侧重于防范负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社会动荡。底线起着最起码保证的作用。同样道理,底线思维起着与最理想境界、效益最大化相对应的最低防线、危机最小化的作用。基于这种底线思维所进行的底线管理,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底线思维实质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上的辩证法。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快速期,也是矛盾的浓缩期。在一个矛盾多样、冲突多发、薄弱环节较多的阶段,底线思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就要做到:

  一是全面把握实情。对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把握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要有充分的准备,制定预案,防患于未然。

  二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为了出政绩、树形象而不顾一切后果,只有前瞻没有后顾的错误思维方式。从守住底线开始,量力而行,步步为营谋求发展。

  三是树立风险意识。善于排查各种潜在风险,找出安全与风险、常态与危机的分水岭,守住各种风险的底线,如安全的底线,秩序的底线,绩效的底线,利益的底线等。

  四是强化过程管理。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和决策过程,着眼于负面后果,建立防范体系。在防范的同时,更在于积极转化,着力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力争把坏事变好事。

  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强调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就顺应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期待,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好作风只能在从严治党中形成,在党建实践中铸就。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八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向全党发出了扎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良好作风正党风、纠政风、转民风的时代强音。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严肃认真、坚定自觉地抓好作风建设。

  一是要有一股真抓真改的冲劲。只有着眼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紧紧扭住那些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魄力,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才能确保作风建设要求逐项落地、取得实效。

  二是要有一股敢于碰硬的狠劲。抓作风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无论踏石还是抓铁,实质上都是碰硬。只有增强敢抓的意识,动真碰硬、严查严纠,对不良现象亮剑,敢于打破陈旧的经验、过时的套路、失效的做法,才能切实根除作风建设中的顽症。

  三是要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建设既是苦功夫也是长功夫,能否打消干部群众对改作风的疑虑,能否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深刻转变,关键就看能否持之以恒、持久发力。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抓一抓、松一松,虎头蛇尾,最终就会失信于民。只有以坚定的决心与毅力真改实转,让人民来监督,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才能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使党执政的根基更加牢固。

  八、打铁还需自身硬

  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最朴实的话语最有力量。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各国媒体反复提及的一句中国传统白话,无论是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还是赴基层调研,都多次强调。治国在政,为政在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直接的含义是我们自身还不够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打铁还需自身硬,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挑战,指明了8500多万共产党员努力的方向。

  一是政治上要过硬。就是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决服从中央决策部署,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始终做到大局为重、人民利益为重,勇挑重担、勇担责任,真心为民谋福祉,真情为民办实事,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

  二是思想上要过硬。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得起各种考验,做到政治清白、思想清明、工作扎实、做事干净,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三是能力上要过硬。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对党员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和能力,来自勤奋的学习、实践的磨砺。只有坚持不懈乐学、博学、善学,才能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规政策和工作方法技能;只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才能真正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

  九、政贵有恒

  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观、发展观、政绩观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了一个意蕴深远的命题,即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并且只有钉下一颗再钉一颗,不断钉下去,才能管住长远。干事业就好比钉钉子。有了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就需要沿着目标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尚书》有言:政贵有恒。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的历程也充分证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只要始终坚守崇高理想、保持坚定信念,一代接着一代、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发扬钉钉子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反映的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执政心态,本质上是科学的历史观、发展观和政绩观。力行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

  接续发展的胸襟。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我们的工作和政策,应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有些工作本身就需要持续推进才能见成效。

  功在千秋的远见。建设工程中有个赶工期的现象,结果往往造成豆腐渣工程。在一些领导干部当中,也存在着一种赶任期的现象,不少政绩工程的背后就是这种心态在作祟。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体现着不同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在任期内,要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既注重近期效益,更致力于长远发展,多做铺路石的工作,甘为发展铺路,不断促转型、增后劲;甘为改革铺路,坚持打基础、夯基层;甘为稳定铺路,切实惠民生、促和谐。

  工在当代的担当。倡导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淡化的是一朝一夕的政绩得失,但绝不是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成为不做工作、不抓落实的挡箭牌。今天的工作今天做,当前的任务当前来完成。尤其是进入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攻坚克难的任务更加繁重。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具体细微的基础性工作入手,从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情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入手,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从源头、根本、长远上拿出治本之策,耐心踏实地啃好每一根硬骨头,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长远的福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心得精选》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1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