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作文大全 > 一九九五年高考作文应试情况综述及作文学法分析

一九九五年高考作文应试情况综述及作文学法分析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5-20 12:17:20 | 移动端:一九九五年高考作文应试情况综述及作文学法分析

(广东 粤明)
广东专门研究语文高考命题的十多位同志,今年抓住“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与学法指导”这个课题,进行了 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高考作文今年恢复考一大一小两篇,比去年只考一篇好,以材料作文来考查学生 的作文水平,比去年的命题作文好。自恢复高考以来,作文命题方式,大致上采用了三种方式:其一,命题式 作文(如去年的命题作文《尝试》);其二,加工式作文(早几年的扩写、改写、缩写等);其三,材料式作 文(如今年的作文题)。这三种形式,各有优点,相比而言,还是材料作文的好处多些。它能够将审阅作文材 料的能力融进作文立意的环节中,首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提炼中心的能力。其次,基本避免了考试 的不公平性,避免了猜题。较能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综合性的写作水平。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一种比材料作 文更具优越性的高考作文命题样式。所以,坚持这种作文样式,是对的。而高考作文训练,应该突出抓好这方 面的能力的培养。至于说到两篇作文,与会者认为,至今为止,一材料两作文(如今年的作文题)和两材料两 作文(如1993年的作文题)都不失为两种较好的形式。采取哪一种,应视具体材料和考查需要而定。像今年的 作文题,采用一材料两作文的形式,就比较好。
谈到高考作文的学法指导,大家认为,应该从今年考生的作文失误谈起。从评卷的情况看,考生的大作文 失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不能准确地把握寓言诗的主旨。《鸟的评说》表现的是七种鸟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优点。对别人 的优点,不是采取充分肯定、虚心学习的态度,而是采取污蔑攻击的态度。这种态度,于己于国都是有害的。 抓住这个角度来立意,就抓住了材料的本质。相当一部分的考生,欠缺在紧张而紧迫的条件下准确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错误地理解了材料。例如:从“要团结,不要分裂”、“不要骄傲自满”、“要讲真话”、“要表 里一致”、“对人要一分为二”等。立意错了,作文就会失掉许多的分数。转换为标准分的话,优劣者的分数 差距就更大了。
第二,不能掌握材料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材料作文,有它的规律和要求(下面详谈)。其中重要的一条是 要扣材料来展开论述。作文应试失误的考生,其失误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篇不引材料。有的考生,整篇文章,没有一处是扣材料的,这怎么能算是材料作文呢?这样写,即使 是立论正确的文章,也会判为不及格,立论错误的,就更不用说了。
2.开头转抄材料全文或局部,然后,就一直没有再扣材料来写。
3.写到文章的最后,才点一下材料,开头和中心部分,完全没有点材料。
根据这种情况,大家认为,应该加强材料议论文的学法指导,让高三学生掌握这种文章的写作规律。下面 是与会者研究和提炼出来的材料议论文写作规律介绍:
(附图 {图})
【说明:每“一步”为一个自然段,有●处为点材料的地方,“用句”指使用的句子数量】
文无定法,但有常规。高考应试作文,要稳妥快速和易于操作,必须掌握写作的常规。我们对近几年的高 考材料作文(议论文)的佳作进行了跟踪分析,提炼出上面的写法结构图示,用于指导考生应试作文,效果不 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1995年高考广东评卷场挑选出来的一篇优秀作文,是如何体现出上述的写作方法的。
题目:
从《鸟的评说》想到的
【评:作者采用非论点式命题。这种命题方式,常用“从……谈起”、“从……想到的”一类扣材料的方 式命题。它的好处是快捷稳妥,包容性广,易于统辖文章内容,能节省应试时构思题目的时间。若改用论点式 命题,则除了要注意题目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外,还要注意推敲题目能否统领文章全部内容。如本文改用“ 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或“发展要博采众长”为题,则不能统领该文的两层内容,前者管不好第二层,后者管 不好第一层。只有以“虚怀若谷,博采众长”为题,才能管领全文两层内容。以论点为题的好处是题目观点鲜 明,突出中心,让人读题知旨。】
第一自然段:
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百灵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会学人说 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寓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 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评:本段仅两句,句(1)点材料引入。方法是简练转述材料内容。材料议论文开篇的弊端常见者有三:其 一,照抄全部材料。其二,根本不触及材料。其三,先空发一段议论,才绕回来引材料。该文开篇,没有这样 的败笔。句(2)点出全文中心论点:“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立论准确,观点鲜明。材料作 文开篇段第二句的位置,是文眼位置,该位置的句子,应视为文眼句。应特别注意锤炼好。它是有源之水,有 本之木。这“水”和“木”就是材料的内容和立意。它又是全文的统领句,统领全文的论述。仅用两句话,足 以达到开篇咬材料入题。】
第二自然段:
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 人,可堪称一代儒将。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帏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 ,而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 终忧愤而死。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 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评:本段是作者论证中心的第一个层次。该文正如我们所列的结构图一样,论证部分用了两个自然段, 分反正两层对比来论述中心。这样对比论证,比只分一层或两层同一个角度(即两层均为正面论述,或两层均 为反面论述)要好。正反对比论证,使论述更为充分有力,是较简便的增加论证力量的方法。那么,是先正后 反好,还是先反后正好呢?我们认为,虽然两者均无不可,但从照应材料性质的角度看,似乎应有区别。若材 料是反面性质的,则对应用先反后正式好,反之,就用先正后反式好些。佳作正是注意了这一点,采用先反后 正式。可见作者的构思的缜密严谨,令人叹服。作为论证的第一个层次,第二段写了四句话,包含了上面结构 图所列的三点:第一,“立”——确立本段的小论点,作为该层次的统领句,又作为全文论点的支撑句。首句 “虚怀……品格”起到了这种作用。第二,“摆”——摆出能够证明本段小论点的论据。二、三两句,属于摆 。选用论据要注意内容上的正确性——论据必须符合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论点的含义、典型性——论据必须有很 强的说服力,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新颖性——尽量不要用那些老掉牙的材料、通俗性— —容易让读者领悟和表达上的简明性——它不同于记叙文的事例描述,只要求简单概括。文章引用周瑜的事例 ,基本上符合这五个性。第三,“议”——揭示论据所蕴含的,能证明论点的道理。第四句,属于“议”。是 作者从周瑜的史实中挖掘出来的意义,议得恰当,有理,略嫌不够深刻。“嫉妒”的危害,光从周瑜的事例来 ,就不仅是“绊脚石”那么简单,它不但“阻碍我们的发展”,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而且有更深的危 害。某种意义上说,周瑜不是被“嫉妒”所害死的吗?若能从这个角度加深理解论据,作更深入的阐述,文章 就更有深度了。可见,“议”要注意做到恰当、有理、深刻。虽然是短短的一句两句话,可这两句话的议论质 量,往往影响整篇文章的论述深度。】
第三自然段:
一个人如是,一个国家也如是,要想发展,必须博采各家之长,正视自己的不足。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深 刻的。十年浩劫结束,邓小平同志领导人民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政策 ,使神州大地再次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不正是承认别人优点,虚心学习,不嫉妒的结果吗?两者比较,道理昭 然若揭。
【评:本段为论证部分的第二层次。分两层论证中心,不只是由反到正这样简单地变换论证角度的问题。 若仅仅是实现了论证角度的转换,论据只是数量上的增加,虽然也有助于加强论证力量,可是,没有拓展加深 论证的力度。凡是论述层次的转换,一定要注意考虑逐层深入展开论述的问题。佳作就注意了这一点。这一层 ,比上一层,不但是从反面论证转到正面论证,而且,是从立足个人的存亡转向了立足社会的发展,从小到大 。作者第二层的首句,先用半句进行过渡,进而确立本段的小论点。写法绵密,承上启下。接着由“立”到“ 摆”,列举邓小平领导人民前进的例子,大大拓宽了论证内容,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力度。最后的“议”句,水 到渠成,对比归纳。】
第四自然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不嫉妒别人的优点和成功,而虚心向别人学习,靠自己 的努力创一番天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里,我们的经验还很不足,必须向外国吸取成 功的经验,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评:本段为收篇之段,如何收篇,技巧很多。作者引用了一句意义贴切,内含丰富的名言收拢上文两层 的论证,有以一当十之效。既增加了文采又节省了文字,增加了读者的想象余地,确实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好方 法。顺便提及一下,佳作的引用有三处,都是恰到好处的运用。第二句,同样是收篇之笔。句法十分严密,深 得为文前后照应相承之奥妙。前一个分句,承中心部分(论证部分)的第一层次,后一个分句,承中心部分的 第二个分句。各自收拢一笔,相合为全文的总结,进而呼应了开篇提出的中心论点。一句话,呼应了两个分论 点,一个中心论点,共三个自然段的内容。不能不赞叹作者的谋篇技巧之周密。】
综合上面的解说,材料论文写作,其章法规律是十分清楚的。可操作性是很强的。整篇文章,可分解 成四段(或称四步)十二句(连题目为十三句)。中心部分(论证部分)又可分为两层对比式(即正反对比或 反正对比)。每一层又同三小点组成,即“立”——“摆”——“议”。开篇收篇各为二句,前者引入和立论 ,后者收拢和承接。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并加强审阅材料的准确性的训练,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就能逐步 写出佳作来。
下面谈谈小作文的情况。
对近年来高考小作文的命题特点,大家有以下看法。
近六年(1990-1995年)高考语文,除1994年只考一篇命题作文(《尝试》)外,每年都考一大一小两篇作 文。1990年是两小题:其一,在材料的空格处,写出表现小姑娘表情或动作的描述性文字。其二,根据提供的 材料,加以想象,为小姑娘作肖像描写。1991年的题目是——把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想 象作文。1992年的题目是——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记叙文。1993年的题目是根据右图,写一段关 于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1995年的题目是——选择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写一 篇200字左右的对话。据此大家认为,有必要深入探究一下高考小作文的学法规律。下面,是与会者结合今年小 作文的一篇佳作,联系近几年高考小作文的命题,作出的分析和归纳。
百灵与喜鹊的对话
喜鹊看百灵鸟在枝上闷闷不乐,便凑上前问:“百灵姑娘,你不开心吗,为什么不一展歌喉?”
百灵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随即叹一口气说:“唉,别人都说我声音悦耳动听,可是黄鹂却诬蔑我动机不纯 ,我还有心情唱歌吗?”
喜鹊同情地说:“现在的人都爱说别人坏话,这不,昨天鹦鹉背着我,说什么‘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哼 ,我看他也不是什么好货。”百灵鸟十分同意:“不错,我看最没有原则的就是他了,他也有资格来……”
“对……不错……”
两只鸟都把对方看成了知音,谈兴越来越浓了。
从这篇优秀作文及近六年高考题目看,大家认为,小作文的写作,有两个特点:
一、篇幅短小,多为片段,材料支配,强调想象。
小作文,顾名思义,就是篇幅短小的作文,一般为200字左右,像这篇佳作,共221字,字数上符合考题规 定的“200字左右”的要求。由于小作文的考查,是与大作文一道配合来考的(大作文一般是考议论,六七百字 左右,考完整的一篇文章的写作),所以它往往是写相对完整的片断,像《百灵与喜鹊的对话》写的就是材料 《鸟的评说》中的部分内容,两只鸟的一段对话,又有相对的完整性。像1990年写小姑娘的动作、神态、肖像 ;1991年写圆的想象物;1993年写圆规的功能、作用等也都是片断作文。从内容的特点看,近年的小作文,全 为材料作文。这种形式的作文,要求考生所写的文章,内容植根于材料,又要比材料具体丰富和充实。像例文 ,就是依据材料的两句话写出来的。该文的作者,能准确把握材料的含义,对材料的主旨领悟深刻。所以写的 文章,能从本质上植根于材料,很好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材料小作文与非材料命题的小作文,区别在哪里 呢?就在于前者要依据材料来写,后者则不然。“材料支配”不但是指小作文的“形”(文章的具体内容)必 须跟材料一致,更重要的是指小作文的“神”(文章的立意)也必须和材料一致。在这个意义上说,材料作文 与材料,必须“形神一致”。相当一些考生,材料作文写不好,原因就在于“神”不一致。即没有注意吃透材 料的主旨,只顾及了它的内容,便草草下笔,如此写来,焉有佳作?材料作文,是一个由小(材料)变多(文 章)的扩展过程。简

[1][2]下一页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九九五年高考作文应试情况综述及作文学法分析》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28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