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条据书信 > 读后感 > 《走进书里去》读后感12篇

《走进书里去》读后感12篇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5-16 10:28:13 | 移动端:《走进书里去》读后感12篇

  《走进书里去》读后感12篇

  原创: 杨阳等11位同学 胜利实验201*01

  老师的话

  如果我们读别人的书,只是随手一翻,走马观花,那不算真正地读。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超越自己。”真正地读书,是从书中“读出自己”,或者是读出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或者是读出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感受。读到好的书,你为之浮想联翩,为之感慨万千,那你就是“读出自己了。”我们把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产生的感想以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读后感。

  写一篇读后感,首先得把书读通了,产生了感受。

  其次,得找到“感点”。读完一本书,尤其是精彩深刻的书,可能会让你有很多感想,感点是读完后最让你感动的那一点。联系你的生活,也许会让你有所启发。

  从哪儿开始写起?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吗?都无规定。题目通常是“读《****》有感”。内容如果实在无从下手,可以按照“介绍、议论、联系”三层次来写。

  介绍:简介主要内容,一定要侧重介绍与感点有关的内容,自然引出感想。

  议论:对原文内容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联系:联系自己所了解到的、听到的、看到的生活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写感想感受。

  来,一起读读本期我们班的十二篇各具特色的读后感吧。你喜欢哪一篇呢?

  01

  做条书虫,其乐无穷

  —— 杨阳

  灯下,我看完了《长大最好做一条书虫》这篇文章,感想颇多。

  这篇文章是一位作家父亲给两个月大的小女儿写的信,信中写了他们家里人多么爱读书,多么爱写作,他希望女儿长大后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成为一条书虫。文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我们家有的是桑叶,不愁把你养成一条白白胖胖的虫儿。”这句话把书比做桑叶,把小女儿比做虫儿,这个比喻很生动,很形象。我觉得把虫儿改成蚕会更好,更贴切,因为蚕是专吃桑叶的。我写作文时也要多用生动的比喻句,这样文章会更好,更优美。

  文章中的一家人都很爱读书,电费也一个月比一个月高,他们看书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天不看书就不舒服。我也很爱读书。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读书,看到最后一个章节,正是高潮时,妈妈走了进来:“快要十点钟了,快睡觉吧。”“哦,好吧。”我只好合上书,乖乖地上床睡觉。可是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在想书里的故事。我忍不住了,把门打开一条缝,发现屋子里所有的灯都关了,房门也关上了,万事俱备,开始行动!我拿来了手电,翻开书,打开手电,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页,二页,我已经跑进了书中和主人公一起冒险。正当我合上书心满意足地准备睡时,妈妈推门进来了:“你这个小书虫,真拿你没办法。”

  我真希望变成一条书虫,钻进书架,一本一本啃,想啃哪本啃哪本,想啃多久啃多久,还不会被人发现,那该多好呀!

  书,是我们的伙伴,不论什么地方,只要它在你身边,你就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变得充满智慧,只要书在身边你便不会孤独,充满快乐和勇气。

  02

  这一读,我热泪盈眶

  —— 傅璟佳

  读了《走进书里去》同步阅读的第四章《别了,语文课》,我一时热泪盈眶。

  不知道为了什么,看到后面的一段,就是得知自己要移民的那一段,我感觉心里不是滋味。我和她很像,我也不喜欢语文课,我喜欢音乐课。音乐课本来就少,一堂课四十分钟感觉连十分钟都没到就结束了,真不过瘾;而同样语文课四十分钟,觉得度秒如年一般,我怎么都无法打起精神像上音乐课时一样认真。

  语文课最让我发愁的是作文,看看别人,个个满脑子的主题,一篇作文题目发下来后分分钟写完,最多有几个错字,得分二十八分起步;而我呢?四十分钟过去了,连写什么都没想好,好不容易写完交上去,却总被打回来重写五六遍,这已是家常便饭了,最后得分往往也只有二十五六。妈妈经常问:“你的稿纸哪去了?”我说:“重写用光了…”

  作者在书中描写的是其被默书困扰,而我是因写作受折磨,可谓同病相怜!作者已失去了上语文课的机会,虽然找回了对语文的兴趣,但只能自学了;虽然写作带给痛苦,但我对文学的兴趣依然未变。我希望通过语文老师的指点与自己的努力,最终让写作不再困扰着我,相反能成为我莫大的乐趣。

  作者在文中提到有一本书改变了他对语文的看法,这本神奇的书就是《怎样学好语文》,我看到这里,突然一种想法油然而生,我也想看看这本书。

  03

  《走进书里去》读后感

  —— 滕佳琪

  《我的小书橱》这篇文章写“我”把小书橱比作广阔的世界和浩瀚的海洋,比作历史的长河和知识的空间,使我产生了许多想法。

  这篇文章让我联想到了我也有一个小书橱,里面也有许多许多的书,有历史、文化、语言类;有小说、动漫、娱乐类;还有少儿读物类……书充实了我的生活,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和知识,例如:《历史如果是一群喵》告诉了我古代有夏商西周……并用十二只可爱的猫咪上演了大禹治水、商汤灭夏、周公治国等无数人熟悉的桥段;《母亲的金手表》写了琦君作家回忆的五十四篇故事散文,根据不同的题材分为“水是故乡甜”、“母亲的手艺”、“异国的仙桃”三卷,让我从中懂得了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最亲切温暖的地方,那些记忆也总是很深刻美好的。

  我的小书橱也很幸福,每个月都有几十本书来填饱它的肚子,这样几年下来,已经快要填满了。我非常喜欢我的小书橱,经常打开它整理它的“肚子”。

  我的小小书橱让我体会到什么是读书的真正乐趣。漫游历史长河与高尚的人交谈,沐浴在知识的海洋里;与书中的人物同哭同笑、同喜同悲;可以有我自己的沉思,也可以忘我的幻想,让我怡然自得。

  一个小小的书橱让我看到了大大的世界,真好!

  04

  读 书 的 热 望

  —— 余知庭

  我从《高尔基的童年》一文里,看见高尔基小时候想尽方法读书,我也深有同感,当你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时,很多外界的东西是视而不见的,就算是再大的困难,你也不会放在眼里。

  一本好书看到一半不得不放下,却又牵肠挂肚的滋味,我也是尝过的。那是一年级的事儿了,“铃铃铃……”我踩着点出了学校的图书馆,脚下跑得飞快,同时思索起来:《小屁孩日记》最后一本,到底讲了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以光速绕着我的心转,我不一会儿就到了教室。“叮咚叮咚。”选修课的铃声响了,我却开起了小差:小屁孩最后有没有找到书包?我的脑海里一个又一个问题,犹如雨后春笋似的钻出来,这些问题的声音在我脑子里回响,像针一样扎着我的心,使我心神不宁。

  直到刮画罗老师走进教室,大喊:“余知庭,到第一大组去。”我才缓过神来,奔向第一大组。当老师分发好刮画纸,我望着黑乎乎的纸上那若隐若现的轮廓,感觉越来越熟悉。这不是小屁孩吗?他不是掉厕所里了吗?我看着看着有了尿意,就跟老师说:“老师,我要上厕所!”“去吧!”

  我从厕所里出来的时候,精神恍惚,想着最后一本《小屁孩日记》。脚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到了图书馆去了,我拿起自己心心念念的书,津津有味地缩在书柜里读。哇,好舒服,我觉得像饿了被送来了馒头,困了被送来了枕头一样舒心,感觉神清气爽,渐渐物我两忘了,丝毫没有听见老师在叫我。

  当我看完书,满足地回到教室,祁老师却拉着一张凶神恶煞的脸等待着我,毫无悬念地,我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批评。

  读书的热望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但我想,以后我一定要分清场合。

  05

  走 进 书 里 去

  —— 艾文琪

  周末,我阅读了《走进书里去》的第一章。

  其中,我特别喜欢《一本〈辞海〉的故事》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方舟。主要内容是讲作者想买一本很贵的书,父母一开始不让买,后来历经一番周折,最终买下的故事。

  读完之后,我被作者热爱读书的态度,和家人大力的支持震惊了。因为当时作者家境并不富裕,父亲一个人的工钱要养活好大好大的一家人。作者明知道那本《辞海》的钱够一家人用一个月的,可是她还是那么想买书。不夸张地说,作者宁可饿着肚子也要看书。而家人们愿意给她买,大家伙一起饿肚子省下钱,真是有爱。

  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还写道,连老师都羡慕作者看的书很多。让我很奇怪,老师读的书应当比学生多呀?可是仔细一读,我发现,其实作者是省下许多钱和挤出很多时间读书的,所以才会读到许多在那个时代很少见到的书。许多人当时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包括她的老师。

  在文章后面,作者主要写了父亲是怎样转变态度的。我觉得父亲的思想和那个时代的父母的想法很不一样,因为那个时代父母大多数是想要孩子尽早出去干活养家,而不怎么注重孩子的教育,只有小部分父母更注重孩子的教育。

  看完这篇文章,我更爱读书了。因为我想以前的孩子没有好的条件,但他们想尽办法读书。而我们得到那么多的支持和帮助,绝对不可以白白浪费。

  我突然想到我的父母。我的父母是怎样的呢?仔细想想,当然,我的父母是注重我的教育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满足我爱看书的愿望,我隔段时间把放在“购物车”选好的一些书告诉他们,他们第一时间下单。每次新买的书到货,我都非常兴奋,边整理边急着选书看。感谢我的父母,让我长知识!

  6

  让书走进心里去 —— 陈家可

  这个单元,我学习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故事。有的人没钱,却很想读书;有的人很忙,但依然抓紧时间读书;有的人在文章中教我们读书的方法。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很爱书。

  书很神奇,通过读书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我们可以学到知识,得到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与作者有心灵对话的,那肯定就是《背书》这一课了。当作者每次心情好,认真背书时,我总会想起我自己背书的情景。

  在学习中,最让我心生感触的,就是那些没有钱看书、买书,却一直心中怀着执念,有着读书梦,并且坚持读书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一本<辞海>的故事》中的那个小女孩。小女孩家里很穷,只能买便宜的书,可她又特别想看《辞海》这本书,妈妈为了鼓励她看书,就花巨款买下了这本书。

  我知道现在还有许多乡村里的孩子读不上书,只能在家烧饭、放牛、放羊。可他们是多么想读书呀!还有一些孩子,每天为了读书,要走上十几里的山路,要从狭小的“桥”上走过,他们的桥就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就只是在岸两边搭着,若是掉下去,那绝对是九死一生。我在想我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否可以坚持读书。现在的我们,要什么有什么,环境又很好,不会像乡村的孩子一样,没有钱买书,我们的教室是整洁干净的,装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不像乡村孩子的教室。

  通过读书,我还发现很多的东西需要“坚持”,很多文章里都提到了古文,所以,现在我也开始要求自己坚持背《唐诗三百首》了。

  7

  玉不琢,不成器 —— 傅子鑫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背书》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我”在中学读书时喜欢早起 ,因为那时没有手表,所以睡醒以后就不敢再睡,就来到墙角溜猪的地方背书。到了冬天,在那里背书时,“我”的手、脚、耳朵都冻麻了,两只脚溃烂成疮,袜子与脚粘在了一起,还是坚持背书。

  读了这篇文章,我十分感动,作者在中学时是多么用功呀!如果是我的话,根本不会起那么早去看书的。我现在有着良好的环境,有着充足的时间,却并没有珍惜,没有去背诵课文,只有老师布置了背诵作业,我才会不情愿地去做,差别真是太大了!

  这时,我想起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故事: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励给他一枚金质的奖章。他立马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是用这种方法驱寒读书,最后成为了一名文学家。

  “如却如磋,如琢如磨。”玉要经过打磨才可以成为玉器,人也一样,在学习上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枯燥,才能学有所成。这样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大器,为国家,甚至为全世界出一份力。

  8

  把握今天 —— 邵雅琪

  书籍是人类通向知识海洋的大门,而我们,是世界新一代的希望,就更应该读书了。

  最近,我读了《走进书里去》的第一章,这一章是作家们对书籍的感受,故事和理解等。我最喜欢第4篇《别了,语文课》。

  第4篇《别了,语文课》里有一个小学生,他即将离开中国移民到中美洲,他一开始感到非常兴奋,一想到不再学习语文,他很是开心。然而,一想到跟语文的距离越来越远觉得非常惭愧,老师知道了,送了一套语文书给他,叫他不要忘记张母语。

  我想,我们中国汉字、中国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虽然现在学起来有点难,但是等到我们真要离开它的时候,一定能感到与中国语言、文字有分不开的情缘。我将来不管身处何地,都不会忘了它。我又想,学习是靠日积月累的。现在许多学生为了多点时间玩,不去认真学习、复习,结果考试时,一拿到卷子就开后悔了。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认真复习呢?“总是要等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这是《童年》的歌词,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吧。

  把握今天,昨天已成为历史,而明天还是未知,不要在不能拥有时,才感到它的珍贵!

  9

  《走进书里去》第一章节读后感 —— 徐艺菡

  读了《走进书里去》的第一章节,我有所感悟。

  我发现,这几篇文章,一部分是写自己或名人读书的故事,另一部分是通过一些事例来激励大家去读书。我最喜欢的是《别了,语文课》。它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陈小允的孩子,他默书很不好,很讨厌上国语课,经常上课偷偷做其他事情。一天,妈妈说他们全家要移民到危地马拉,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不用再默书了。第二天,张先生给陈小允看成绩,发现成绩进步了许多,他就爱上了语文。他默书越来越好,后来得了一百分!当张先生在全班面前表扬他时,他却哭了,因为当他喜欢上语文时,就要不学了,非常遗憾。

  我看完这个故事,与主人公一起掉了眼泪。这故事很有画面感,读过去眼前很容易想象出来。它的结尾有点像欧?亨利小说式的结尾,与《麦琪的礼物》有几分相似。就是有一对夫妻,妻子有一头非常秀丽的长发,丈夫有一个灿烂的金表。而有长发的妻子没有好梳子,有金表的丈夫没有好链子。有一次过圣诞,妻子把头发卖了买了好链子,丈夫把金表卖了买了好梳子送给彼此。总而言之,欧?亨利式结尾就是这样,令人意外却又合情合理,瞬间能温暖你的心。这里面运用了许多心理描写,很明白地写出了陈小允当时的心理转变。实际上,陈小允不喜欢国语课是因为他不喜欢默书,因为总默不对,而他默不对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他的心理作用。他默写有了进步,张先生表扬他,他就喜欢上了国语,()这也表明如果家长老师在学生有了进步时表扬他,他就会更加努力。比如我的老同桌——小余,他语文成绩一般般,不过他一直在进步,他的家人一直鼓励他,有一次,他竟然得了全班第一名!事实证明,家长老师的鼓励对小朋友影响很大。

  这就是我读后的感受。

  10

  我的读后感 —— 何其乐

  在周末,我阅读了《走进书里去》这本书后,有一些感想。

  我在班级里语文水平也不怎么样,讨厌背、默书。我觉得我与这本书里《别了,语文课》中的陈小允有几分相像。故事中的陈小允起先非常讨厌语文,可当到了与老师同学离别的时候,却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语文。我读到这儿时,不禁想:在于我的老师离别时,我会不会已经爱上语文呢?如果未来真的有一天,我再也不用语文课,我也会深深地惋惜吧?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啊,所以,我要趁现在还在读小学,要好好学习语文,这样才可以打好基础,为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就。这样,才可能会使人生道路变得更加精彩。

  《懂得支配时间才是聪明的人(节选)》这篇文章告诉我了许多学好“四科“的方法,我知道了基础是很重要的,没有根基的人,将来走任何一条路都比哪些基础深厚的人来得辛苦。所以,我要认真学习,打好基础。我还知道要把数学当做“推理小说”去看待,假设你是那个侦探,一步一步追下去,最终凶手被你捉住了,而且没有冤枉他人,这好像就是一次游戏。我认为这种学习数学的想法很有趣,用这种方法,数学难题也许就变得不那么烧脑了。我以后也要用这种方法,这样就能提高我的数学水平。

  11

  读书反转记 —— 徐逸淩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一年级的时,我就成了一条“货真价实”的小书虫,不停地爬进步的阶梯。有空时,不翻翻书是绝对不行的。

  今年暑假,妈妈推荐《射雕英雄传》给我,一听说是武侠小说,我一声怪叫,飞奔入室,在房间里大声喊:“No!不要!完全没兴趣!”接着,妈妈故意拉长声音,说:“行,不看就去上古文课去!”我心中一惊,最不喜欢上培训课了,急忙一边跑出房间,一边满脸赔笑地抢过书,在妈妈的逼迫下看了一个章节。

  当第一个章节看完后,妈妈不逼了。可是我也慢慢开始起喜欢这本武侠小说来。它很有趣,人物的对话常逗我发笑;它很惊险,郭靖和欧阳克等人打架时常把我吓出一身冷汗;它令人伤感,当江南七怪死时,我也不免会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它又很欢乐,当郭靖和黄蓉成功相会,打败坏人时,我也会长吁一口气。总之,我的心情紧随着主人公郭靖和黄蓉的命运,上下起伏。有时该吃饭了,我却在找书,找到了,安心吃饭,不找到决不罢休,睡觉前,我还得翻一翻,不然我可睡不着啊,最后,竟从被妈妈逼转变为求妈妈给。

  读书,有时正是如此,一开始感觉毫无兴趣,到后来爱不释手。学习有时也是这样,遇到机会就应该勇于尝试,再做决断,没准就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12

  读后感 —— 廖易衡

  “我面对——

  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 啊 我只是坐在我的小书橱旁“

  我一看到这段话,就想起了我的小书橱,我记得以前妈妈从书橱中拿出一本书泡一壶茶,可以在沙发上坐上一个下午。我见到妈妈时而皱起眉头,时而眼睛红了,时而却哈哈大笑。我非常不解,妈妈手上拿的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是什么?是什么让妈妈笑得那么开心呢?我就问:“妈妈,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啊?给我看看,给我看看!”妈妈说:“小易,这个东西叫书!”妈妈就从书橱里拿出一本绘本,叫《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以前我非常不喜欢刷牙,但看了这本书之后,就努力刷牙了!

  “我漫游历史的长河

  穿越‘上下五千年’

  我翱翔在知识的空间

  叩问‘十万个为什么’“

  我看到这一段,就想起了我的“老先生”了!一天,在下着倾盆大雨,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天晴,为什么会下雪......?”妈妈说:“去问老先生去!”我想:咱们家哪儿来的老先生啊!我看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指着我的小书橱,我心想:老先生一定就在书橱里面了!我打开书橱,找啊找,哪儿有老先生啊!再重新找一遍,啊,原来老先生在这儿啊!我拿出《十万个为什么》,找出了答案!

  后来,我一有问题,就问“老先生”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走进书里去》读后感12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8384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