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条据书信 > 读后感 > 《讲故事的动物》读后感

《讲故事的动物》读后感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04 16:03:35 | 移动端:《讲故事的动物》读后感

《讲故事的动物》读后感

  前年我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和副标题吸引的。关于封面,上面已经说过了,由于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了这个实验,所以看到这本书后立马发了个朋友圈显摆了一下;而关于副标题——“故事造就人类社会”,完全是由于那时刚读完《人类简史》不久,对里面的“故事”印象深刻:人们通过给自己讲故事来创造生活的意义,人类集体的凝聚力也来源于故事,无论是宗教还是各种主义。

  故事起源要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早,我们对故事的需求也远比我们想象得多。按照作者的说法,当我们没有进行某项任务的时候,大脑会常常跳入到“白日梦”状态,这时我们就是在给自己讲故事。

  我们为什么需要故事?作者提供了以下几点靠谱的猜想——

  吸引异性:故事和其他艺术形式是在展示我们的技术、智慧与创造力等心灵特质,借此作为获得性的方式(进化论中的性选择压力);

  认知游戏:像打闹奔跑对身体的训练一样,故事只是对大脑认知的一种锻炼;

  信息来源:故事是低成本的信息来源,或者说是替代经验;

  社会黏着剂:让一群人得以围绕在一起的共同价值。

  从当下这个时间点来看,最普遍的故事形式应该非小说莫属。小说与现实生活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情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故事元素:麻烦。

  故事都是有套路的,用公式来说就是:

  主角+困境+试图解脱=故事

  用我理解的来描述,就是“身处于矛盾之中人的故事”。你可以回想一下任何一个你所看到过的故事,是不是都是可以套用到这个路数里:电影《国王的演讲》中国王在讲话结巴与在公众面前演讲的必要性之间寻找解脱;小说《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在鲨鱼袭击下试图抢回自己的猎物……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好像所有的电影、小说简介的路数,是不是都是“主角+困境+省略号”?

  关于故事对人的影响,奥特利、雷蒙德·马尔等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发现如果用社会能力与同理心作为指标,大量阅读小说的人拥有较好的社会技能。不过这点可能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反,整天窝在家看书的书呆子或窝在被窝看电视的人会让我们以为小说是降低社会能力。

  除了上面所说的外显的小说、电影等故事形式,还有一种是内在的,就是大脑里自己产生的梦境。有一种说法是每个大脑里都有一套线路会仔细盯着传进来的信息,过滤信息寻找模式,然后整理并讲出一段故事(比如你在看到两个点下面加一条横线就能看出这是一张“脸”,前后紧密相连发生的两件事就会套上因果关系),由于在睡觉时大脑随机产生了一些无意义信息但并不知道这是杂音,因此将这些信息组装成一个有序的叙事,产生梦境。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以为梦里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事,仅仅是因为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些古怪的事情罢了。

  “说故事的大脑是一座工厂,如果它找得到合理的解释,可能就会生产出真实的故事,如果找不到,它就会制造出一套谎言。”正如开始提到的裂脑人实验,大脑在不知道为什么的情况下强行解释,并且自己信以为真。

  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书中举的另一个研究更接近于真实生活:心理学家要求一群消费者从七双价位相同的袜子里挑出一双,在选择后研究人员要他们讲出自己刚刚选择的理由,购物者给出的依据基本上就是颜色、材质、线的质量等等细微差异,可事实上这七双袜子是一模一样的,购物者的唯一的偏好是右边的袜子——而这是购买者自身察觉不出来的,他们会相信自己前述的理由,“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这不得不让我怀疑一些所谓事后的成功经验总结,到底有多少真实成分。没准就是这些讲述者在随机经历过一些事件获得所谓的成功后将零碎的行为编织了一番。

  没想到阴谋论也在这本书的讨论范围内,简单总结起来,阴谋论者就是相信坏事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只有傻逼才会相信巧合的一群人。

  事出必有因,只是没找到——这也是阴谋论者牛逼之处,你永远无法证伪这一点。

  《人类简史》中说宗教就是故事,这个理念不是赫拉利首先提出的,但却因为《人类简史》传播得更广。《达尔文的教堂》作者 David Sloan Wilson 提到过宗教体系的三个特点:

  划出团体界限;

  协调内部行为;

  促进合作抑制自私;(更像是1和2的结合)

  大象公会曾经在“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这篇文章中提到过类似的观点,饮食禁忌只是宗教权威划出团体界限的一种方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讲故事的动物》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