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公文集锦 > 区长政府工作报告

区长政府工作报告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6-03 16:03:12 | 移动端:区长政府工作报告

区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扎实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努力做好脱贫攻坚、精准拆迁、污染防治、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三次产业提档升级。

  工业发展较快转型。明确“4+4”产业发展导向,同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预计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完成工业投资23.07亿元、增长40%。减免企业税费2.29亿元,67个项目申报上级奖补资金3417万元,兑现40家工业企业区级奖补资金580万元。37个工业转型和科技创新项目纳入全省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库,宏亮饲料获“安徽新产品”称号,颍美科技成功挂牌新三板,中兴木业、金骏公司挂牌省股权交易中心。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颍州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8.6平方公里,教育、医疗、商业配套更加齐全,新签约入园项目22个、总投资18亿元。磁性材料产业园、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一批“区中园、园中园”基本建成,10万平方米的科创园投入使用。三合智慧家居产业园、九龙绿色食品产业园、三塔集新型工贸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5亿元,华林香料、佰城食品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

  都市农业加快构建。加快蔬菜、花卉、专用品牌粮、生态旅游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全区蔬菜播种面积32.8万亩,花卉种植面积1.2万亩,专用品牌小麦播种面积28.2万亩,粮食总产29.2万吨。发展特色种养业专业村33个、“一村一品”专业达标村12个,颍州大田恋思萝卜、大青茄入选全市10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增家庭农场95家、累计608家,新注册农民合作社29家、累计739家,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市级4家。金宏生态农庄成功创建五星级农家乐,承办了阜阳市首届“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三塔集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完成基础设施等投资7.8亿元,建成羊舍34栋,13.6万吨粮食仓储项目纳入中储粮托市收购体系。中原花都·芳香小镇建成展园展馆面积2.4万平方米,成功举办第一届阜阳市花博会暨首届“中国杯”组合盆栽大赛,央视七套《乡约》栏目走进颍州。

  商贸市场繁荣活跃。城南、城西等商圈加速集聚发展,万达、宝龙、怡和城市广场运营良好,新城吾悦广场开工建设。558文化创意产业园、华夏粮仓博物馆获批3A级景区。阜阳农产品物流中心、大美阳光花汇港被认定为市级服务业聚集区。港航物流园、一日达物流加快建设。莲池、二里井、白衣桥等3个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出口贸易逆势上扬,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增长20%,新增外贸企业12家。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全区网上零售额13.2亿元,区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线上入驻企业40家,实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物流配送、乡村网点“三个全覆盖”。

  一年来,我们坚持重精准、补短板、防风险,三大攻坚初战告捷。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和“重、抓、补、促”专项行动,以“绣花”功夫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预计完成2498户、5823人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6%。把产业就业脱贫作为硬支撑,149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带动,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率100%;建成村级光伏电站54个、户用3300户;建成扶贫车间46个、扶贫驿站12个、“爱心超市”106个,开发辅助性公益岗位200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标。把健康扶贫作为硬保障,建立贫困群众免费体检机制,实施全民综合医疗“8579”“1567”再保障工程。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硬要求,全面开展“四净两规范”专项整治,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道路接户工程285万平方米,新建“千吨万人”水厂1个,改扩建水厂16个,实现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完成“四类人群”农村危房改造1657户,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程拆除修缮重建危房46918户。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坚持“三个舍得”,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应急响应机制,推进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整治城区建筑、拆迁工地65个;实现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和大盘香禁燃区内“零燃放”、午秋两季秸秆禁烧“零火点”,完成市政府下达的PM2.5控制目标。颍州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九龙、马寨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取缔非法码头16处,清理河道网箱养殖近5000箱,划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34个,全面完成阜临河入河排污口治理,辖区13条黑臭水体治理通过省考核验收。严查固体废弃物非法转移、贮存,整治固废倾倒点70个;开展“绿盾2019”专项行动,完成颍州西湖自然保护区25个问题整改任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整改59件,莲花塘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16件、正在整改10件。完成市下达能耗“双控”目标任务。

  财税金融稳健保障。着力化解融资瓶颈,“4321”政银担贷款7.1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157家;完成续贷过桥资金周转金额2.49亿元,扶持企业29家;新增“税融通”贷款3860万元。加强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处置和规范企业5家。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机制,政府性债务规模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统筹、拓功能、提品质,城乡建管协同并进。

  征迁安置增量提效。全力服务城南新区、西湖新区、高铁新区开发建设,实行阳光拆迁、阳光安置,实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大力开展拆违拆旧专项行动,注重征迁程序规范统一,全年结转启动征迁项目119个、完成93个,征迁4.3万户、843万平方米,征迁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有力保障了教门庄片区、西湖环湖路、植物园、淮河路西延等市级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切实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新开工棚改安置房6612套、基本建成7960套,筹集并分配安置房14874套,摇号配租公租房710套。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用地需求,报批土地8369.3亩,完成土地复垦2600亩。

  城市形象显著改善。注重“政府引导、典型引路、全民参与”,扎实开展文明创建,为阜城提名入围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颍州力量。有序推进颍州路、清河路、文峰路等示范街创建,整治背街小巷66个,完成小街巷综合改造22条。新建垃圾中转站7座、公厕12座。成立、改选业主委员会18个,完成老旧小区整治137个,蓝色雅典、万霖花苑、二里井东巷小区成为改造示范。落实网格化管理,划定56个片区,定人定位、定岗定责,采取了“以克论净”等深度保洁举措,市容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提标扩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建成全区数字城管指挥系统,完成交办事项9.8万件。采取“服务70%、劝导20%、强制10%”的“721”执法方式,清理流动摊点2100个、店外店6000余处,取缔非法扰民夜市5个。拆除市级巡查通报违建110处,拆除率100%。实施“一园、两河、六路”和县乡道、沟河塘绿化提升专项行动,人工造林9005亩,森林抚育1.27万亩,建设森林长廊10.5公里,城区新增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加快美丽集镇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全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体化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农村道路升级改造189公里、危桥改造30座,开工建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0公里。整治大中沟958条、扩挖旧塘390口、改厕3.8万户,建设小广场、小游园139座。完善镇村规划体系,三十里铺镇、三塔集镇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准。三合镇时庄等4个省级中心村、王店镇等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具备验收条件。景区街道白行社区被授予“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三塔集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全市首届“十佳美丽集镇”,三合镇井孜村等8个村庄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西湖镇椿树园等3个中心村被评为全市首届“二十佳美丽乡村”。

  一年来,我们坚持促改革、抓项目、增后劲,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动态调整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编制政务服务事项13555个,“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网上办事13.8万件,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079户、“个转企”80家。针织厂、供销公司、五交化公司、商贸实业公司改制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机制,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批准实施,市妇女儿童医院院长执行年薪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出台区乡财政体制结算办法,促进了财权事权统一。健全区乡村三级“河长制”“林长制”体系,设立各级河长859名、林长1355名。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完成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21289人。率先在九龙镇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强化科技创新保障能力和支撑作用,颍州经济开发区与合肥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年获批高新技术企业7家、累计达14家,专利授权559件,12家企业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围绕“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健全“四督四保”机制,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编制两个“百日会战”。57个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3.7亿元,占年度计划144.1%;33个市级调度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0.6亿元,占年度计划103.1%。完成中央预算内项目投资18.4亿元。千辉玻璃、金源家居二期、天筑杭萧钢构一期建成投产,富乐崴电子、卡登堡啤酒、晶宫宝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加快建设。高质量谋划编制入库项目138个、总投资1508.7亿元。“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企业座谈208场,解决征询问题148个,办结反馈问题27个。

  产业招商精准推进。继续强化“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生命线”意识,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科引技”三招并引,推动“创新链、要素链、产业链”三链联动。坚持主攻磁性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注重汲取院士、学者、企业家的智慧,全力培育“院士经济、智慧经济”。先后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开展产业招商推介10余次。成功举办2019’颍州经贸洽谈会,中宇磁材、汉库医学、世纪康大医疗等项目落地。全年利用市外资金到位116.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资金到位40.1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增福祉、惠民生、保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民生工程稳步实施。投入资金13.2亿元,32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高度重视就业创业,深入开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动,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739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30人,新增转移就业64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认真执行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政策,发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8.09万人、1.02亿元;发放农村低保金7844.3万元、城市低保金7124.1万元、农村五保供养金1736.5万元。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875.1万元、各类残疾人补贴917.2万元。加大医保统筹力度,城乡医疗保险补偿82.2万人次,基金支付4.5亿元。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36个,五里小学、六里小学、九里小学、清河中心校一期交付使用。2017年度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获省优秀等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十五中获评省级“绿色学校”。推进健康颍州建设,实施卫生基础设施项目50个,获评“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国家首个“智慧健康乡镇”试点工程落户颍州。市妇女儿童医院通过三级妇产医院执业登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配送农家书屋图书11.9万册,白行社区农家书屋获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送戏下乡184场、电影下乡1368场,建成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个、城乡体育健身路径226套,颍州区荣获安徽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双拥优抚安置各项政策全面落实。构建养老、残疾人服务体系新格局,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3个,残疾人之家5个、工作站52个,颍西街道入选国家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名单。

  社会治理得到加强。认真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化解信访事项69件,调解矛盾纠纷2662件,全省信访评议现场会在颍州区召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五大攻坚行动”,健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创新引入第三方监管平台,实现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加强食品药品经营全过程监管,实施“明厨亮灶”291家,通过省第二批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验收。颍州区获评省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单位,西湖社区获评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强应急平台和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稳妥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综治工作指挥中心、应急广播系统,加强禁毒宣传,“平安颍州”建设不断深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启动江淮普法行,建成法治宣传阵地20余处。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村(居)法律顾问聘任全覆盖。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诚信建设有序推进。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任务。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会、科协、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审计、地方志、档案、红十字会等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扎实推进“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严转提促”活动,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扎实推进,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办结人大代表建议63件、政协提案150件。深化政务公开,认真办理区长信箱留言,全年公开政府信息4.6万条,办理网友留言1186件,区政府网站获评全省优秀网站。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关心关注颍州建设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新闻媒体和其他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速趋缓,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的态势尚未形成。二是民生短板仍需补齐,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脱贫攻坚和防范返贫的压力依然较大。三是社会热点、改革难点、民生重点等问题依然存在,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的形势依然严峻。四是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激发,政府工作人员的全局视野、知识结构、职业素养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慢作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当前,颍州正处于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也处于奋力追赶、转型跨越的“黄金期”,政策机遇叠加,即将迎来“高铁新时代”。确保颍州在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不掉队、走前列、树标杆,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谋定而后动,一张蓝图绘到底,进一步推进思想大解放、发展高质量,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求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统筹做好“六稳”工作,继续打造“双轮驱动、五大专项行动”升级版,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围绕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聚焦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做大工业经济。加快从“速度规模”转向“质量效益”、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园区提档升级”齐头并进的支撑格局。推动家居建材、轻纺鞋服、彩印包装、绿色食品等四大传统产业特色化、品牌化、智能化改造,支持庆丰余防伪科技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实现天筑杭萧钢构、金源家居二期量产,卡登堡啤酒、富乐崴电子、晶宫宝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成投产,协助日月星面粉退城进园,实现工业投资增长20%、技改投资增长30%。培育壮大磁性材料及器件、高端医疗器械、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人才技术优势,支持北矿磁材上下延伸,左右配套产业链条,实现万宝磁材、中宇磁材达产,促进强康医疗、朗润飞依诺医疗、世纪康大医疗尽快完成装修和产品检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锻造产业发展平台,配合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建设三合智慧家居产业园、九龙绿色食品产业园、三塔集新型工贸园。

  做强第三产业。深度挖掘主城区、中心区、拓展区的比较优势,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信息咨询服务、商务服务、物流配送、会展经济等新业态,做精做强12平方公里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探索“智慧商业”新模式,发展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热点。畅通城乡流通体系,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改造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乡镇集市,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培育新兴商贸经营主体,支持引导个转企200家、小升限10家。依托阜阳港颍州港区,加快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业,激发出口贸易新动能,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12%。

  做优项目建设。始终做到保持定力、保持精准发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瞄准政策导向,立足资源禀赋,重点谋划一批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健全“月调度、双月看、季排名、年评优”的机制,分行业、分节点、分时段抓好新招商、新开工、新投产项目的有效调度。健全容缺预审机制,严格履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压茬推进项目建设的论证、环评、征迁、融资等每一个环节,力争完成市级重点项目投资251亿元。对70个列入省亿元以上、38个市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拓宽融资渠道,畅通审批“绿色通道”,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二)聚焦城乡一体,着力提升建管水平

  加快征迁建设。坚持保主保重保急,精准测算、精细管理、精致建设,综合考虑土地、规划、资金等要素保障,科学统筹推进市区两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征迁、安置、建设。加快实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确保城南、颍西、三十里铺等片区高效征迁。加快贯通西清路、淮河路、七渔河西路等主要道路,保障七渔河防灾避险公园、东清河游园建设顺利推进。新开工建设4100套棚改安置房,启动天鹅湖公馆、唐桥、祥源百合苑、九鼎华苑二期等安置区建设,推进天英文鼎苑、众信新安府、天筑尚府、西湖新村等在建安置项目,加快职教园、碧水云天、滨河花园等建成安置区房屋分配。规范公租房管理,保障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开展多城同创。坚持以文明创建为统领,统筹开展创建“创新型城市、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节水型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常态长效推进创建活动。落实“六项清单”,完成147个老旧小区、49个自建居民区改造任务,建设停车场4个,整治背街小巷59个,改造农贸市场6个,新建提升公厕20个,逐步解决部分社区办公用房不足问题。强化美学意识,实施小街巷综合改造10条,打造“一街一特色”的城市名片。持续开展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让市民共享更多绿色空间。创新城市物业管理机制,加强用大数据管理城市的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创新志愿服务领域,传承颍州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正能量。

  建设美丽乡村。强化规划引领落实,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的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完成西湖镇大许中心村、三塔集镇大塘中心村、马寨乡张小庄中心村等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提升道路沿线、镇村驻地、沟河塘绿化水平,逐步形成“点成景、线成廊、片成林”的生态景观效果,完成人工造林任务5000亩,森林抚育1.3万亩,建设森林长廊10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5个。建成“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113公里。加强农村违法用地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化农村“三大革命”,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农民户厕改造全覆盖。

  (三)聚焦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健全稳定脱贫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巩固扩大“十大工程”脱贫成果,完成802户、2023人的年度脱贫任务。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坚持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深化“四带一自”模式,以产业带动为牵引,找准产业和农户利益联结的结合点,实现更多种方式带动农户增收。注重“识别、对接、稳岗、服务”环节,健全贫困群众稳定就业体系。推进健康扶贫,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探索预约服务、线上咨询等新模式。完善“精准扶贫综合保险”模式,开发从“定人定量”到“群体共享”的新险种。建立“三级风险、三色管理”防控体系和“因势利导、分级施策”帮扶体系,健全“有序衔接、政策兜底”的保障体系和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已脱贫户、边缘户构建一体化防范返贫的保障机制。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并举,完善“四会一约”,助推脱贫攻坚。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突出优质、特色、绿色,打造现代农业生态循环“三圈”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培育3-5个农产品公共品牌。继续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农业内部融合,加快多业态复合,打造乡村振兴的试验田。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延伸花卉产业链条,加快建设中原花都·芳香小镇、中洲蝴蝶兰花卉科技文化博览园。新增各类花卉种植面积5000亩。完成5万亩蔬菜标准园规划编制,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市级4个。适度扩大品牌粮种植规模,创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新增市级家庭农场5家、合作社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0个以上。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实施农机富民工程,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20万亩。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索建立覆盖所有农村范围的职业教育体系、专家咨询机制。

  引领镇村特色发展。突出“强、快、特、精”,因地制宜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结合产业定位和产业基础,发展芳香小镇、木文化小镇、文旅小镇、康养小镇、啤酒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塑造传统村庄特色,实现“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情”。开展“全域旅游提升年”活动,抢抓市政府快速推进颍州西湖景区开发的机遇,配合打造诗画西湖。依托农之源、金宏生态农庄、济群中药材等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健康养生产业,新培育星级农家乐2个,打造3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广颍州剪纸、豪迈户外用品、蜜香村食品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积极创建阜阳花博园4A景区,办好第三届乡村旅游节。

  (四)聚焦动能转换,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承接好、落实好市区两级征迁体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范围,全面完成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实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覆盖。加快区级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建成信息进村入户益农社99个。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和“减证便民”改革,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稳步推进“证照分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进必进、一门通达”,推进政务服务50%以上事项“不见面审批”。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妥善做好人民服装厂、医疗器械厂职工安置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新增农村转移城市户口3.23万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社区。

  保持精准招商定力。顺应产业变革趋势,坚持量质并举,引资引才引智引团队,更加注重亩均效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提高挑商选资精准度、优质度、成熟度,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践行“招大商、大招商”一线工作法,建立招商项目精准识别、准入评价机制,提高招商队伍专业素养,整合优化五大产业办公室力量,打造全民招商专项行动升级版。坚持把产业链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制胜法宝,加大补链型、延链型项目招引力度。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等“五未”项目清理,努力盘活“僵尸企业”,清理处置低效闲置用地500亩以上。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8亿元。

  推进全民创新创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扶持政策,配套出台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开展专项治理拖欠民营企业资金行动。抓住阜阳人才回归的机遇,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更加有效开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动。针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外来资本进驻创业,深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建立“双优”包企工作机制,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让广大创业者敢创业、能创业、创大业。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推进数据产业化、产业数据化。加快“双创”平台建设,推动现有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深化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筹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新增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各1家,培养1-2家科技型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探索柔性引进人才,健全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引进长效机制。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

  (五)聚焦民生福祉,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办好民计民生事业。加快民生工程实施进度,加强建后管养和绩效管理。大力创建教育强区,打造“学在颍州”品牌,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高中、中职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配建教育设施移交力度,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创建标准化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机构及违规培训现象。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让教师安心从教。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实名制登记和跟踪服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增就业5400人。做好转退军人接收安置工作。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基本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政策。深化区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妇幼专科大楼及妇女儿童健康中心,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精准实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供养等社会救助。全面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完成敬老院转型升级,稳步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继续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新建残疾人之家6个、工作站83个。启动区儿童福利院建设,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推进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文体指导员队伍,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强化文物保护及非遗传承。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颍州”。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开展蓝天保卫战,加大建筑业扬尘、餐饮油烟和散煤燃烧等烟粉尘治理管控,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推广运用节能高效技术和绿色环保产品,持续降低PM10、PM2.5浓度。开展碧水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持续推动农村黒臭水体治理,实施小润河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三合、三塔集镇污水处理厂。开展净土持久战,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规模养殖场净化处理设备配套率达100%。妥善安全处置好固体废物和有害固体垃圾。坚持对环境问题一盯到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处理问题,更好地保障人民安宁、社会安定。落实重大信访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因案施策,对症下药,做好源头稳控和应急处置。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深化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化,加快建设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千里眼”工程,织密“天网天眼”。巩固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成果,有效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建立企业金融顾问制度,加强信贷公司资质和业务审查,遏制非法集资。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营造优良信用环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深化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关工委、红十字会等事业发展,做好审计、统计、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地方志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坚持科学执政。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认知水平,全面掌握履行职责必备的知识、技能,增强“八个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真正成为领导经济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的行家里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坚决破除影响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坚决摒弃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坚决革除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习,以更广的眼界谋划发展,以更实的举措加快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把民主素养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完善行政层级监督、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鼓励支持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坚持为民施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持续深化“严转提促”活动,坚决反对、纠正、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经验主义、马虎主义、好人主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热点难点问题,讲实话、干实事,言必信、行必果。完善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健全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机制,确保重大部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问效覆盖率达100%。

  坚持廉洁从政。以“零容忍”的态度、“无死角”的监督、“全覆盖”的举措,把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政府权力运行“1+X”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等制度,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牢记“两个务必”,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表彰庆典活动。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聚焦脱贫攻坚、征地拆迁、政府性投资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时刻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带头做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表率。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建设幸福美丽颍州是一场接力跑,每一棒都要跑出好成绩。让我们在中共颍州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开放再出发,艰苦创业再拼搏,切实走好颍州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伟大祖国70岁生日献礼!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区长政府工作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