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公文集锦 > 《永远的战友》观后感3篇

《永远的战友》观后感3篇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6-27 22:20:40 | 移动端:《永远的战友》观后感3篇

《永远的战友》观后感(1)

  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地方做了不平凡的事情。最辛苦的劳动,最无私的付出。

  庸人之所以能成为庸人,是因为在有用的时光做了没有用的事情。最廉价的活着,最有愧的索取。

  ——题记

  “只要革命有后,我们无后又何妨。”这是一位痛失孩子后的丈夫对爱妻掷地有声的话语。他们把全天下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共产主义的共同信仰支持他们无畏一切艰难险阻并肩前行在革命道路上。他们用一生能量照亮别人。他们就是革命伴侣周恩来夫妇。

  以前上学的时候,除了知道邓颖超是周恩来的妻子,对于她,我知之甚少。通过观看电视剧《永远的战友》,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这支伟大的团队,及以周恩来、邓颖超主要核心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革命先烈,为了事业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信仰,坚定的信念感到无比敬佩。反观我们的合纵创建至今,跟我们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明白了为什么不同级别的讲师,特别是核心高层干部,要选修中国共产党史。企业获得持久生命力--必须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规避失败的教训。刘祖军老师带领一批有梦想志同道合的人、创建了一支有着伟大使命的团队,合纵的使命是改变中国教育现状、推动社会发展乃至改变世界。很庆幸自己加入合纵。同时反思自己身为一名合纵人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有没有明确?显然我自己没有为之做到全力以赴。

  周恩来在前方与敌人斗争、邓颖超在后方做宣传工作、妇女工作、救助难民、儿童。宋庆龄、曹孟君、陈铁军等一批优秀的女革命家相伴而行。长征出发前,邓颖超患有肺结核病,身体虚弱至极,她以顽强的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走完长征路。是什么促使他们战胜困难的呢?是他们那颗心怀祖国、奉献人民的心。对照我们在遇到一点困难、挫折的时候,有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意志力和信念?对照我自己,觉得自己有时候太过矫情了。

  顾顺章背叛了革命、向忠发被捕投敌叛变,汪精卫发表“艳电”正式投敌叛国。这些背叛革命的人给组织带来严重后果,导致无数革命同志被捕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这些叛徒,让人唾弃和不耻。

  李硕勋因对接人的叛变被捕,他在敌人的监狱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这种牺牲自我,保全大家的牺牲精神让人敬佩。

  身为合纵人首先要对企业忠诚、对团队忠诚、不忘初心。我时常问自己,“我为企业的发展做好准备了吗?”显然我没有准备好。企业发展需要大家团结共同奋斗,共同努力,共同成长。犹如一滴水易干枯,,而无数滴水汇集成浩瀚的大海则永不枯竭。我要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岗工作,全力以赴,不拖团队后腿。

  我印象最深刻是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她不惧怕危险全力支持周恩来、邓颖超的革命事业,几度被捕入狱,默默地为革命、为女儿、女婿无私的付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都离不开家人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在此非常感谢我的妈妈(家婆)这么支持我们的事业,帮我们照顾孩子,才能让我们安心工作。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我们事业道路上会很多阻碍。所以我要感恩他们,而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成为父母的骄傲,子女的榜样。

  因此,我要和我的先生张业坚向总理夫妇学习:牵手合纵志向坚,志同道合到永远。


《永远的战友》观后感(2)

  《永远的战友》这部电视客观真实地反映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2年中,邓颖超鲜为人知的革命经历,再现了当年艰难险峻的革命环境和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艰苦奋斗的公仆本色。追忆了革命先烈英勇顽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屠杀抗日将士的罪行,颂扬了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做出的特殊贡献,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战略思想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那么作为一个合纵人,我是否有着坚定的信心跟着合纵走、对它忠诚并愿意付出全部的努力呢?显然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团队成员我首先要做好本职岗位工作,争取不拖团队后腿。工作中遇到问题我是否能够独立、及时恰当的处理好,还是抱怨别人不配合、条件不具备等等,在做好自己的事前提下我还要主动承担帮助战友,以及不传播负面情绪或带着情绪上班。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及时调整好心态,不能自以为是。

  从中可以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多少有识之士流离失所、不知所措,周恩来和邓颖超以宽大的胸怀热情地拥抱了他们,安抚他们的茫然,指引他们未来前进的方向,为祖国保护好每一份革命的力量。周恩来和邓颖超所到之处,总不忘发展文化事业,用艺术家的专业为革命抒发心声、为人民歌唱舞蹈、为美好生活的希望描绘蓝图。战乱不但没有使革命者沉沦,反而激发出他们内心的呐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流传至今。

  一个团队核心是能凝聚人心,召集一群愿意追随他的人,完成共同的目标和梦想,同时具备有领导团队、训练团队的综合能力、定期监督检查目标的完成,给予团队成员安慰鼓励与支持。

  邓颖超母亲杨振德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不惧危险全力支持周恩来、邓颖超的革命事业,为此几度被捕入狱,却始终甘愿为革命、为女儿、女婿全身心地付出,让人感动不已。

  不仅工作中的同事包括我们的家人,其实都是我们的战友,每个人应该是独立存在但又是一个共同体,分工不同、我们要学会理解支持对方,一个人做好了不是最好、一个人的疏漏可能会造成所有人的困扰。


观《永远的战友》有感(3)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关于爱情:

  剧中最后一剧的旁白:周恩来与邓颖超是一生的革命伴侣,他们志同道合为了共同的信仰而舍生忘死的执着追求,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将自己对周恩来的全部感情凝聚成四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在花圈洁白的缎带上:战友小超。

  当提到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先生时,除开国家外绕不开的就是他们的爱情。看到剧中两位的爱情时,我脑海中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舒婷作家的《致橡树》,这首诗词完美的阐述了他们那荡气回肠、相敬如宾的爱情。在看完这部电视剧后,也对邓颖超先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去找了关于她很多的资料来进行了解,在所有的资料中她与总理的爱情占有大量的文献,而其中最有名的是《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共同生活和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并肩奋斗的漫长岁月中,相互间有不少书信往来,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十分珍贵。这些书信的内容,既有他们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懈探索,也有对理想与信息的孜孜追求;既有彼此同志式的关心与叮嘱,也有夫妻间的情感交流;既有对新朋旧友的关照,也有对长者晚辈的亲情。这些书信,既生动感人,沁人心脾,又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同时也想到我们合纵自己,自己想要改变中国的教育形式,想要货通天下汇通天下,要向前拼搏的过程中是否也能有一位战友与我们并肩做战,实现共同的理想,这是一件多么难得而又幸福的事情啊。

  “战友”这个名词,对于所有的人都不陌生,然而对于邓颖超来说,却有着非凡的含义。邓颖超先生认为,她同周总理首先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其次才是一个屋檐下的伴侣。无论是危险丛生的战争年代,还是曲折艰难的建设时期,她都是周恩来最亲密的战友和助手,同周恩来生死与共、福祸同当。剧中不管周总理执行什么样的任务,只要是组织需要,即使明白有再大的危险也从来没有阻拦总理前进步伐,并且始终坚定不移的支持着总理的工作,其中有一个镜头我非常的深刻,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中央对周恩来、毛泽东等同志进行了批评与处罚。总理回家后非常愤怒,内心愧疚无颜面对死去的战友们,是邓颖超开用她的智慧开导总理,她轻轻的说:恩来,我永远记得你曾经对我说的那句老话“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一句话就让总理恢复理智思想接下来工作的事情。没有大智慧,大胸怀,如何与总理相伴一生,如何让总理爱护、牵挂与欣赏一生。

  “伴侣”,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名词,然而在邓颖超看来,它却凝聚着深厚的夫妻情义。邓颖超是个很重感情的女性,作为周恩来忠诚的伴侣,她无怨无悔地践行着自己的职责。邓颖超也是个浪漫而又充满激情的好伴侣。从他们的信件来往中可以的看的出来。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也无论在什么年龄段,她对周恩来的爱都始终不变。剧中,她在延安与周恩来分别两地之时,邓颖超拿着山间的红叶思念着总理,“功成辅贤相,藏光不轻吐。景云增日明,美锦助衮辅。”就是对邓颖超先生的赞誉,并且她当之无愧。最后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段文字:邓颖超将对周恩来的一往深情践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乃至去世之后。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去世。根据她生前的嘱托,人们用1976年装盛周恩来骨灰的那个骨灰盒,盛装着邓颖超的骨灰,运到海河,将其撒在16年前抛撒总理骨灰的同一个地方。邓颖超先生几乎用自己的一生演绎着对周恩来的战友之情、伴侣之爱。这情、这爱,既撼天动地、荡气回肠,又缠绵百转、余味无穷…

  根据两位的爱情与家庭我想到了合纵的课程《经营之道(中)—伦理篇》中的家庭经营之道:1、夫妻关系——合伙人的关系,共同经营家庭这个公司;(1)股东的责任和义务要分清楚,定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先生她们非常明白自己和自己的爱人肩上抗着不仅仅是家庭还有我们的祖国责任和义务,他们分工明确,一个负责前方战场冲锋陷阵保卫祖国,与各方政治人物斡旋谈判,一个负责后方站场稳定家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妇联工作,让家庭稳定,让前方战士放心,并且运用后方的力量来推动前方战场胜利,相辅相成。(2)股东的责任和义务要履行,定期检查履行的质量和效果;(3)夫妻相处之道:理解、尊重、包容是基本思想;帮助、支持、配合是基本原则;沟通、讨论、检讨是基本保障。这些夫妻的相处之道在剧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每当遇到问题时夫妻两人都是一起商量一起讨论,遇到什么困难也寻求对方的帮助,因为心怀天下,所以双方见面时间少,但每一次的见面都是非常的温馨与幸福,一起包饺子,一起做饭吃,一起帮助战友主婚等等,全力以赴的支持自己的爱人去创造自己的事业与梦想。

  关于事业

  我们知道想要拥有像他们一样的爱情,首先我们自己要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才能与爱人一起并肩作战,实现理想。而邓颖超先生本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被亿万中国人亲切地称为邓大姐、邓妈妈、邓奶奶。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这个年代与背景下叱咤风云、壮怀激烈的完成自己与爱人的革命理想。

  邓颖超先生是一个崇尚自立的女性。她认为,作为一个女性,首先应该有自己的事业,然后才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所以她始终保留着一片施展自己才能的天地。从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中共广东区委妇女部长,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中央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局秘书长、中共中央机要科科长;从抗战时期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妇委书记,到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以不懈的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了耀眼的光华,同时也赢得了和总理之间的真正的幸福和爱情。

  根据我对邓颖超先生平生资料的查询,让我明白了她是一位多么有才,多么有格局而又伟大的女性,但她又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不求名利,每当她出现的时候都是伴随着总理的名字一起出来的,但她从来不会说自己是周太太,而说自己是邓颖超。即使她没有成为总理的夫人,我相信她也一定会有伟大的成就,因为她自身也足够的优秀。

  我想让大家对她的优秀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接下来是我查询到的资料:邓颖超同志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她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的工作,同部长何香凝真诚合作,联合和组织各界妇女投身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先后担任国民参政会中共方面唯一的女参政员和唯一的女政协代表,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争取国内和平进行了不懈努力。她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她积极推动落实党关于民族、宗教、华侨和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致力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地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为开创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各界人士的信赖和尊敬。邓颖超同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协助周恩来同志积极开展对台工作。1979年12月,她担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后,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和交往,为祖国统一大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邓颖超同志是实践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楷模。她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严守组织纪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她始终坚持严以律己,功高而不自满,位高而不自居,一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待人诚恳,严格要求亲属不搞特殊化,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出了表率。

  邓颖超同志敢于坚持真理、抵制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协助周恩来同志保护了党内外一大批干部和知名人士,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邓颖超同志始终坚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改革开放以后,她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仍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继续为党和人民兢兢业业地工作。她积极参与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为确立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事业作出了巨大努力。“春天过后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你的生命要与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白发就上不了你的头”这是邓颖超同志喜爱的诗句,也是她晚年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1988年,邓颖超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以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的精神,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有人评价说,一位伟人的身影太高大了,自然就会遮挡住与他互为伴侣的另一位伟人的光辉,对于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来说,就属于这种情况。

  邓颖超先生对于事业的追求对照我们合纵的《经营之道(中)—伦理篇》中的家庭经营之道:事业之道,事业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衡量一个人一生是否经营成功的重要标准。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的人事业经营得相对顺利和成功,有的人却总是不顺利甚至是失败,其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思想和对事业的态度差异产生的最后结果的差别。1,立志是王道:选择人生的发展方向,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事业经营的开始;2,学习成长是保障:围绕人生的终极目标,分短、中、长期制定成长的阶段性目标,然后一步步的实现。3,定期反省是能力,养成检讨自己的习惯,才能让自己不偏离成长的轨道;4,敢于责善是勇气,敢于清除成长环境中的垃圾和障碍,为前行铺平道路。

  事业经营是每个人一生必修的课程,在经营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诱惑、失落甚至是挫败,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面对、接受、解决,永远是我们面对一切问题的态度。重点:事业的起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一个开始。事业经营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只要不停止累积的行动,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邓颖超在少年时期就与周总理一样立志要救国,在天津读书期间曾发出“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的誓言。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时年15岁的邓颖超积极发动同学参加到这场爱国运动中;她和郭隆真、张若名等人组织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自任执委、兼讲演队队长;走上街头,宣传鼓励各界妇女参加运动。后来,她和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周恩来、马骏等人组织了觉悟社。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从此,她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开始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职业革命家生涯。所以邓颖超在学生时期就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选择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建设新中国,应和为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革命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何止千千万,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她从广东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下,坚持党的地下工作五年。同时她在患有严重肺病的情况下还在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虽说困难重重,但还是阻挡不了爱国儿女的一颗真心。 在革命中遇到困难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像她对总理说的那句话一样“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在他们这一批批的战士前仆后继的牺牲下才换来了现在的祖国大好河山和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择一事终老,遇一人白首,这句话成为了我追求的目标,而邓颖超先生和周恩来总理做到了。就目前而言我已经实现了择一事终老,那就是跟随我们的合纵,一起去“心怀天下,改变世界”,我相信只要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即使我们这代人实现不了改变世界的梦想,但是我们把根扎下来,让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去实现这个梦想,终有一天我们能够改变世界。而遇一人白首还没有实现,但也没有关系,这两者中已经实现一种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有多少人还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当然能遇一人白首那就是极好的了,人生最大的两件幸事爱情与事业就齐全了。但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自己足够优秀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如果邓颖超先生不够优秀,那她还能够成为我们最尊敬的邓妈妈吗,还会是总理的最心爱、最欣赏、最挂念的爱人吗?所以印证合纵的课件《最好的团队成就完美的自己》中最后一句话:成功不是自己主动追求得到的,而是改变自己吸引而来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永远的战友》观后感3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