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公文集锦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征文3篇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征文3篇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19 17:08:16 | 移动端:“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征文3篇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征文(1)

  初心是什么?作为共产党人而言,初心就是党旗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铮铮誓言,是党章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现实中践行群众路线的坚定信念。时代在变,梦想也随着改变,但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那就是立足本职,服务群众,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记得那是在2017年一次扶贫走访中,遇到这样一个家庭:勤劳朴实的夫妇,老来得子,靠种田耕地生活,一边照料智障残疾的兄弟,一边含辛茹苦的抚养孩子,虽然清贫,但很安定。然而突如其来的病症让这个家庭遭遇重创,面临绝望,20岁的儿子突然被查出尿毒症,仅透析费用就花费了近20万元,现靠借钱维持治疗。老两口因儿子年轻未婚配,怕将来受到影响,面对上门走访的干部也是三缄其口,百般隐瞒,逃避实情。最终经过我们反复上门耐心的做思想疏导、政策讲解,才打消他的顾虑,并按程序纳入贫困户,进入扶贫系统,享受健康扶贫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了家庭负担,看着老俩口踏实憨厚的笑容,我们也如释重负。

  在近期全县开展的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中,办事处党委高度重视、精密组织,由8名脱贫攻坚责任领导带队组织了73个走访工作组分赴15个社区(村)进行拉网式对标排查。排查中有这么一个家庭,户主因患有糖尿病,病情加重导致骨髓炎,最后万般无赖下只得切除脚趾。当办事处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到健康扶贫医疗团,带着医疗器具主动上门为他检查身体,对伤口再做处理消毒,讲述术后康复注意事项,讲解健康扶贫政策。患者按奈不住激动心情说道:您们对我的关心,我铭记于心,谢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好干部!我定会坚强地站起来,不辜负党的恩情,不辜负你们的希望。在此次问题大排查中,办事处带着问题清单对1140户在册贫困户,1722户非贫困户进行了全面的问题摸排,累计发现问题409条,对所有发现问题逐一落实和加强帮扶措施,细化帮扶责任,严明整改时限。通过入户工作的开展,增进了干群关系,弘扬了新时代新作为干部新形象。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思想,精准严实的工作作风,为全办脱贫攻坚顺利达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主题旋律和奋斗精神。在实践中凝结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用实干担当凝聚起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有抱负,有职责,有担当,时代的舞台需要我们拥抱理想,坚守信仰,奉献自我。平凡工作就是如此,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波澜壮阔,有的只是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认真努力的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虽然繁琐且平凡,但更接近群众,更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

  当我们将建功立业新时代当做人生追求的一种目标境界时,在工作中就会少ー些计较,多一份奉献;少ー些抱怨,多一份责任;少ー些懒惰,多一份上进。有了这种境界,我们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抱着知足,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从而得到相互的理解的尊重。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是增强爱国奉献时代精神,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召唤。以切实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言行标准。与时俱进,奋勇向前,努力争做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好干部,争当建设“六个洋县”的生力军。


(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爱国和奋斗,这是对新时代命题的回应。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需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交给我们的考卷。“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把自己的事业视为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的人把自己的事业视为一头奶牛,多吃草,多挤出些牛奶,给人以力量和健康;我认为我的教育事业就像一棵桃树,看起来并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就自发在桃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

  1998年怀揣教书梦我走进城固师范学校学习,刚进入校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三年的学习让我对这八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诠释了教育的哲理,概括了教师的风范。教师必须业务精炼,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还必须有高尚的情操,海一样的胸襟。2004年9月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一刻我留下了幸福的泪水。在我工作的第一站------溢水镇中心小学的那几年,白天我是老师,带孩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晚上我又是家长,查宿盖被、嘘寒问暖,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充实的;尽管山区条件艰苦,但只因心中有梦,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经常有人说“当老师好,工资高,每年还有那么长的假期”,其实其中的心酸和辛苦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些,2008年带着满腔的激情和无限的热忱我加入到洋县青年路小学这个大家庭。优美的校园环境、给力的领导团队、精良的师资队伍吸引着我,我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怀着对孩子的无限热爱,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然而现实不如想象般美好,城区学校的大班额,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繁杂的班级事务,让我扮演着多重角色;丰富多样的活动,我更是焦头烂额无力应付;每当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家,我常常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可是第二天再走进校园,一句稚嫩的“老师好”我的脸上又有了微笑;走进教室,摆放整齐的桌椅,干净整洁的教室又让我神清气爽;走近学生,他们专注读书的样子,朗朗的读书声又让我精神百倍;他们那一双双明亮的、求知若渴的眼睛又使我忘记了昨日的不快与疲惫,开始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每当此时,我又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一天我都是全新的自我。去年第一次带毕业班,每天和六年级其他老师一样最早走进校园下午最晚离开学校,不知疲倦地奔走于教室和办公室之间;每天在65本作业中摸爬滚打,与65个小精灵斗智斗勇;毕业典礼上孩子们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一句句真切的话语、一套套折叠整齐的校服、一本本充满智慧的书籍无不诠释着孩子对老师的感激,对母校的感恩;教室里争先与老师合影,悄悄和老师说心里话诉说不舍,这一幕幕都不由使我鼻子一酸,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辛苦、我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直到现在,还有毕业学生趁着学校放假来学校看我,带着水果,带着礼物,带着他们的感谢与思念,我又是满满的感动。我享受着爱与被爱,我收获着感恩,收获着喜悦。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的确,学生是美丽可爱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一定会惊喜连连;只要我们给学生一点阳光,回报我们的将是整个春天。只要我们有着对孩子们那份无私的爱,他们的微笑之花一定会因我们而绽放!

  今年带四年级,刚开学对班里学生还没有完全认清时,“屈**”一个名字多次被组长报告,昨天少做一道题,今天读书笔记本不符合要求等等,似乎每天都有新花样,我一怒之下让组长叫他来办公室见我。不一会儿,一个怯怯的小男生来了,蓬乱的头发,上身的白衬衫领子窝在里面,外面的深蓝色西装又大又脏,下身竟穿着第一套运动校服裤,皱皱巴巴已经短的脚脖子都露在外面,我的气消了大半。我凑近他轻声问作业是怎么回事?他双手揉搓着衣角,低着头,支支吾吾,含含糊糊,但我大概了解到他是没有准备读书笔记本。我没有批评他,起身为他整理了衣服,又轻声告诉他作业一定要认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来不得半点偷懒,还抚摸着他的肩膀对他说如果生活上和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他摇了摇头不再说话,我只好让他先回教室了。他走后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的背后有一个怎样的家庭?

  我的职业良心牵引着我带着一个读书笔记本走到了他家。迎接我的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他赶紧让我进屋,空荡荡的客厅几乎什么也没摆,孩子正趴在里屋的一张桌子上写作业,昏暗的灯吊在屋顶,看我进来赶忙起身招呼,我示意他继续做作业,顺便扫了屋子一眼。一张老式茶几,一张高课桌,几把木椅子,屋子后面靠窗支着一张床,床单皱皱巴巴,床上的被子胡乱的放着,几件衣服凌乱地扔在床头,孩子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穿戴我已了然于心。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我赶紧退出来和老人来到院子里。老人告诉我,他快70岁了,老伴已经不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有些痴傻,毫无劳动能力,二儿子在工地当小工,离婚了身边有个上初中的儿子,这个孩子是给大儿子领养的,一直由他抚养……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我不禁为这个孩子叫屈,他怎么会来到这样的家庭?不知道亲爱的妈妈在哪里?不能享受那如山的父爱,年迈的爷爷还体弱多病,多可怜的一个孩子!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尽自己所能去关心他,帮助他。

  他自我封闭、孤独、忧郁、敏感,不愿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便私下与他促膝谈心告诉他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家庭,但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现状,目前能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就是好好学习,他羞答答的回答我他错了,以后一定认真完成作业,我悄悄为他准备一些合身的衣物、必需的文具,还在送给他日记本的扉页为他写下鼓励的话,处处无微不至的关心他、爱他,无论课堂还是课后,我总会多给他一丝微笑,多给他一份关怀,让他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欢蹦乱跳,一样阳光灿烂。我鼓励他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健康有益活动,增强自信心;课堂上我多次主动提问他,课后对他进行学科辅导,刚开始他似在窃窃私语,我就给予他眼神鼓励,让同学们鼓掌为他加油,慢慢地他发言声音洪亮了,课堂上积极了、自信了,作业也再没有出现过问题;他的笑容多了,眼神不再忧郁,他性格开朗了,也愿意和同学一起玩了。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呢!看到他的改变,我从心底里为他高兴,我那颗为他揪着的心也慢慢放下了。

  一粒种子埋进土里,生根发芽,总会结出颗颗硕果;一颗爱心洒向人间,无私奉献,总会赢得颗颗童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在宏大的教师队伍中还有许多闪亮的星星,与他们相比,我所发出的光是微弱的。但我愿把这微弱的光,奉献给我的教育事业,奉献给我的孩子们,用我智慧的大脑,用我的双手创造美丽新时代。


(3)

党旗在这里飘扬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当你带着这个话题来到黄金峡中小这片热土,你可以深切感受到它的含义有多么的切贴。正是有这样一群人,秉持着一种执著的信念,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大山的深处,使一所原本落后、简陋的乡村学校走上嬗变之路。

  1

  贫困山村有了漂亮“好乐园”

  翻开他们的履历,你会发现黄金峡中小这个团队中有教龄30多年的老教师、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和刚参工的青年教师,可谓老中青三结合,经验与活力在这里汇聚。多少年来,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地一直在奋斗,一直在努力,谁也不轻言退缩,谁也不愿意随便离开。正如老教师庞焕林所说;“我是农民的子弟,黄金峡中小就是我的家,校荣我荣。那里我也不去,就坚守在这里!”的确,就是凭着这一股“傻”劲和全体成员的精诚团结,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内涵发展得到了空前改观,办学条件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更是得到了“质”的跨越,近期一举刷新了六年级毕业检测水平(其中合格率由原来的靠后上升到5月份调研考试全县第六名),彻底改变了“山区就是落后”的定论。

  党支部书记黄华海经常告诫同志们:“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还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接地气的生活用语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学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凝聚人心,促成大家扭成一股劲,齐抓共管要质量,聚精会神谋发展。于是铺设了草坪、整修了教师宿舍,扩建了厨房。校园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个学校的面貌、办学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学生学习、生活创设了温馨舒适的环境,得到了社会的共同认可。同时,也让家长们在家能安心干农活,在外能一心务工,不再为孩子上学的事分散精力。

  2

  资源共享有了专业“好老师”

  众所周知,黄金峡地处偏远,东与桑溪接壤,北与槐树关交界,南与西乡县相连,西与黄家营毗邻。境内群山耸立,沟壑纵横,地广人稀,贫困闭塞,正所谓“山穷人穷教育差。”但是金峡教师并没有就此望而却步,而是知难而上。去年,我校与南街小学协商开通了同步课堂,缓解了音乐、美术等体艺课程师资紧缺问题,也让农村孩子同城里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每逢周末,学校安排青年教师到南街小学“西天取经”——观摩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赐教,交流学习感受,接受专家指导,达到学以致用;让听课教师尝试备自己的课,写自己的教案,琢磨自己的教学语言,上一堂精彩的课。为了提升教学艺术,青年教师罗世海亲自前往南小上汇报课,得到了省级教学能手赵静、王花的亲传口授,收获颇丰。3月21日,邀请南小省级名师牟建娥、王花、田斐前来开展校际联盟送教活动。期间,9名青年教师现场拜师,找到对口的师傅,结成师徒关系,进行常态化学习,力求提升教学艺术水平。在名师的指点下,青年教师们真正学会了驾驭课堂的能力,大幅提升了教学能力,实现反思和实践的最优化,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

  3

  学生上学有了惠民“及时雨”

  “多亏了教育扶贫,要不我该咋办?”这是儿子、儿媳均为残疾人的的李存仙老人逢人便讲的一句话。小孙女不到7岁,家距离学校20公里,以前有姐姐照看,现在姐姐升入高中后无人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开学季可是愁坏了老人,学校领导得知后,主动上门联系,安排专职宿舍管理员悉心照顾,并落实教育资助,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低保户李玉庆和女儿李薇薇常年在外,返乡后家中无房,借住在村委会。开学第一天迟迟不见学生报到,学校立即派人实地了解情况(人太小,上一年级,无法住校),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政府,联系了校外托管,落实了生活补助,并联系了爱心企业,为其助学捐款,及早消除了辍学的苗头。

  4

  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好妈妈”

  学校实行留守儿童(95名)“一对多”帮扶措施,让留守儿童深切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热情。

  学习上优先辅导。帮扶教师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生活上优先照顾。展开帮扶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等细节活动,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同时提醒食堂注意做到营养搭配均衡,精心准备菜谱,让学生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特别是,当留守儿童患病时,爱心家长给予及时送诊,悉心照料。并在平时注意培养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既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又注意组织形式,并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达到愉悦身心和培养能力双增长。通过图书阅览、经典诵读、户外创卫、感恩演讲、设立亲情电话、举行书信大赛等形式,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使他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生活的美好。

  5

  脱贫致富有了“好亲戚”

  开展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进行家访活动。参与教师不畏严寒酷暑,每到一户仔细询问、认真登记,并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同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情况,检查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耐心地对家长进行教育扶贫知识和政策宣讲,鼓励贫困户树立信心,培育子女,并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每到岁底年末教师们总会自发行动,自掏腰包,购买各种年货,纷纷为各自包扶的建档立卡户送去慰问品,也送上了一份温暖,一份厚爱,一份祝福,让贫困户家庭深切感受到“世上有真情,人间有大爱”,有效提高了扶贫知晓率和满意度。

  去年年底,青年女教师熊姣、李昱陪、蔡瑶、杨淑云、沈莹、杨平、蔡芸、苏丽丽等人步行十余公里,为包扶户送去了面粉、面条、菜油等生活必需品, 受到家庭主人热情接待,并促膝谈心,详细询问了生产生活、经济收入、脱贫计划和致富构想等情况。年近花甲的贫困户何水成激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至今还没有人像你们这样关心过我,真不知道说啥好!”

  青年男教师张奇、张波、高磊等开着自驾车为包扶户送去了苹果、食品、鲜奶等年货。在走访中,他们与贫困户热情打招呼,嘘寒问暖,促膝交谈,并主动为包扶户整理房子,打扫环境卫生,张贴年画,进一步加深了与包扶户的友谊,增进了深度融合。身患残疾的贫困户任朝文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说:“叫你们这些娃给我做这些活,真是过意不去啊!”

  是啊,正是有这样一群质朴无华的教师,秉持着执著的信念、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大山的深处,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作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努力,才悄然的改变着金峡小学的一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征文3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6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