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公文集锦 > 从各个案列现象浅谈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从各个案列现象浅谈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20-07-18 13:24:32 | 移动端:从各个案列现象浅谈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从各个案列现象浅谈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生活中,孩子闹矛盾发生打架事例,家长心疼;当孩子的身边有 “特殊”的朋友,家长担忧影响孩子品行学习发展;自家孩子太老实怕在园总吃亏。这些事例在幼儿园时有发生,也是教育工作者最烦心的事。面对这些事,我们要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排除不必要的麻烦事发生?几年的教学经验得出:最重要的是要善于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结合几个案例现象谈谈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案例一:孩子打架之后。

  强强和明明是两个较调皮的小朋友,平时也常常在一起玩耍。有一次,因为争抢玩具,强强用手抓了明明的脸,明明的脸立刻出现一道道抓痕,让人看着非常心疼,老师马上带明明去医务室对伤口处理。放学后,老师向明明妈妈说了这件事,也找了强强妈妈谈了这件事。告诉她们这两个小朋友还是好朋友,强强也不是故意的,家长不要责备孩子。但毕竟明明受伤了,从教育的角度强强应去看望明明,让强强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关心同伴。强强的妈妈放学后即刻带着强强去看望明明。第二天,明明奶奶接明明回家时候,情绪很激动地指着强强大声说:“强强,你妈妈给你留指甲是让你抓人的吗?”老师马上上前劝阻,强强被吓坏了,哇哇大哭。强强妈妈来接儿子看着儿子哭得泣不成声也很心疼。这件事发生以后,尽管老师在中间做了大量调节工作,但两家长见面却像仇人一样,装作看不见。倒是强强和明明,早就忘记这件事,好像没有什么发生一样,还是继续一起玩,一起闹。

  通过这件事,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总结经验,引领家长反思做到几点:首先,遇到这种事要理性处理,不必为孩子事伤身心。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小朋友咬伤、抓伤、打伤,作为家长肯定会非常心疼,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此时,家长一定要保持理性。三四岁的孩子处于行动思维阶段,不会用语言来解决矛盾和与人沟通,当两个人之间发生矛盾或者过度兴奋的时候,他们最直接的反应是用行动解决或表达,而非语言。而且孩子做这些动作时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没有处心积虑,没有要报复谁或者欺负谁的想法。他们可能前一分钟还在争斗,下一分钟又玩在一起。其次,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受伤孩子一方的家长,不要把对方孩子的这些行为看成是有意的行为。如果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幼儿园,家长更是应该依靠老师来解决,尽量避免直接与对方家长理论,更不能向对方孩子施加压力,用训斥、恐吓等方式对待孩子。这样做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相反,还会把双方家长牵扯进来,使原本孩子之间的无意行为,演变成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最后,作为伤害方孩子的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要积极主动向对方家长表达歉意,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望慰问受伤的小朋友,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事情尽快解决,而且可以引导孩子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之间发生矛盾不可怕,关键是家长如何处理,如果处理得当,坏事变好事,将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良好契机。

  案例二:当孩子身边有位 “特殊”的同伴。

  说到这个“特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尤其是孩子。每个孩子有着不同的遗传基因,不同的长相特点,不同的身体条件,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不同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应该说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性。这里的特殊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患有自闭症等某些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孩子。如果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家长会怎么想呢?如果这个特殊的孩子对同伴影响不大,家长或许不会太在意,如果有某些方面的影响,家长可能就会担忧:怕自家的孩子被伤害,怕自家的孩子会模仿他或者学习不好的行为。班里曾遇到这样一个事例:有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小男孩,各方面能力明显弱于同伴,行为较为古怪、脾气暴躁又喜欢打人。一学期下来,部分家长了解知道了这个小男孩,会提议调座位,不让自家孩子和该小男孩坐同桌。面对这种特殊的孩子要平等对待,这给教师很大的压力。但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认真对待这种事情的发生。如何与家长沟通这方面事呢?

  首先,告知家长现代全纳教育理念,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纳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认可,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内,所有儿童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正常化的环境中成长才是最有利的,这样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实践证实。其次,让家长明白“特殊”这个词只是存在于我们大人的意识中,孩子的脑中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概念,孩子在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同伴时那么的自然。就如案例里的这个小男孩,如果小朋友懂得多帮助他谦让他,他是不会伤害同伴的,家长怕被欺负是多于的担心。基于这点可以让家长在家提醒孩子在园多多帮助这有特殊需要的同伴。最后,指导家长同步教育好孩子,激发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以讲故事形式让孩子多了解特殊群体,培养孩子懂得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班里有个特殊需要的同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对所有小朋友的发展都十分有益。再说,“特殊”同伴的存在也会冲击着我们大人的思想意识,考验着我们的理念和爱心,考验着我们的宽容与接纳精神。

  案例三:我家的孩子太老实,容易吃亏。

  教学生涯中,经常有家长反馈:“我家孩子很老实,别人说一他不敢说二,会不会容易被骗、被欺负,老师,帮我们多看管下孩子。”“老师,我家的孩子太老实了,在幼儿园被欺负,他不敢向老师说,回家也不敢说,容易吃亏。”……..这种情况担忧的家长不在少数。其实即使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家长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担心。毕竟家里通常就一个孩子,全家人都让着他,没人和他争抢,现在到了幼儿园,都是家里的宠儿,几十个“小太阳”放一块儿,谁会让着谁呢?甚至,有的家长会教孩子在园被欺负了要以牙还牙。作为家长,对孩子有所担心可以理解,但教孩子欺负别人的做法却极不可取。

  幼儿园如同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很多成人社会里的法则和规律在这里同样影响着同伴之间的关系,只是孩子的世界比成人的世界更单纯更直白。作为家长要明白: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脾气好、与世无争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做朋友。话说如此,家长还是会担心:自己孩子这种性格在群体中容易吃亏。的确,老实的孩子会遇到吃亏的事,如想玩得玩具总是占不到。但可能也正是因为老实孩子的忍让会激发有一批有正义感的同伴,很多时候不用他们自己要,旁边的小朋友就会主动抢回玩具递给他;不用他们自己说,自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报告。可能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同情弱者的恻隐之心和彰显自己有保护别人能力的需要。况且,幼儿园里还有老师,会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必要时也会加以引导和协调。所以,在幼儿园里,对于不会争吵、争抢、脾气好的孩子,别人不会主动去招惹或者欺负他们,家长大可可以放心。

  总而言之,面对这些时有发生的事例现象,教师要积极诚恳地对待家长,得到家长的信任,做到能与家长智慧的沟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从各个案列现象浅谈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4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