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公文集锦 > “颂歌献祖国”征文

“颂歌献祖国”征文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29 22:23:09 | 移动端:“颂歌献祖国”征文

“颂歌献祖国”征文

  人到了一定年龄,对于那些毫无意义的聚会已经没有兴趣了。无非是一帮同学、同事或者朋友,坐在一起,胡吃海塞,海阔天空,炫耀财富而已。不如沏一壶好茶,看几页书悠闲自得。但是,今天这场聚会老班长死磨硬拽,逼着我一定参加,盛情难却,只好勉为其难。

  聚会是班里的“大款”马强组织的。以前他经常组织聚会,而且每次都是抢着“买单”,但今天一开始他就说明,这次聚会实行“AA”制,最后结账按实际消费公摊费用,这倒是我所喜欢的形式。好在参加今天聚会的人不多,就十几个人,都是经常在一起玩的同学加朋友,所以大家也都不拘谨,大快朵颐,畅所欲言。

  “红色”旅游

  必须的开场白过后,传统保留项目“吹牛”开始。首先发言的当仁不让是今晚的主角马强。他“呷”了一口酒,说:最近感觉很是乏味,为了放松一下自己,也学着年轻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还像学生时期一样,立刻来了精神:你们猜猜我这次去了哪里?大家有说新马泰的,有说云贵川的,有说欧洲九日游的。他把手一挥:都不对。看着大家疑惑的眼神,马强似乎有点心理满足的感觉。我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来了一次新时代重走长征路。“噫!”大家立刻用怪异的目光望着他。

  他闭上眼睛想了一下,深有感触地说:这一路让我从心灵到思想都受到一次洗礼。长征并不时我们从书本上、电影电视上看到的那么简单,那真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铺就出来的一条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道路。其中有几个小故事我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这也是我此次旅行最大的收获。

  大家都知道湘江战役,这场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红军由过江前的八万多人锐减为三万人,整个湘江被血水染红,当地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之说。担任掩护中央机关和主力部队转移的红34师,与数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顽强奋战,战之最后一人,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当押送他去请功的白匪军走到半路,只觉得担架一沉,停下一看,只见他用最后一口气把自己的肠子搅断,毅然赴死,那年他才29岁啊!

  开国上将王平将军讲过一个故事。当时大部队已经过了草地,但是还有一个营的部队没有到,他便回去找。当走到草地的边缘,远远看见几百个红军战士背靠着背在睡觉,他当时勃然大怒,走过去就推那些小战士,谁知推一个倒一个, 700 多个红军小战士再也经不起体力透支、饥寒交迫,在睡梦中全部死去了。每次王平将军讲到这里时都是老泪纵横,他说: “你知道那天有多安静吗?鸟都不飞,鸟都不叫。我把他们一个个放平,他们还都是一群孩子呀!他们带走的是青春和生命,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马强讲到这里,在座的同学们无不唏嘘流泪,为之动容。

  精准扶贫

  王云德是一名村支部书记,前几年带领群众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经济,使全村在较短时间里就实现了飞跃。等马强说完,他思忖了一会儿,说:说起不忘初心,我也有几分感慨。以前当村干部,只想着在自己管辖范围内不出事就行,能让全村脱贫就是一大步,但是,当目标实现后,总是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去年春天,我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到了全县最偏远的村子去调研,发现那里很多群众至今还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有一户人家,父亲身患癌症,母亲是个聋哑人,三个孩子大的才十五六岁,小的刚刚七岁,一家人就靠低保金糊口,生活困难程度你们难以想象。

  回来以后我一直在想,除了救济他们一点钱,还能够给予他们什么帮助,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实现脱贫?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决定帮助他们家筹建一座蔬菜大棚,并帮他们准备好了种子和肥料,派出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指导,使他们家很快就掌握了种植技术,大棚蔬菜取得丰收。收获是一个方面,怎么把产品销售出去是更大的问题。家里两个大人基本上都是残疾人,也不能耽误三个孩子读书,我们采取网上销售的办法,把他们家的基本情况和产品全部发到网络上,让顾客上门收购。仅一年时间,大棚蔬菜收入就达到一万多元,让他们一家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从此走上了富裕之路。看到这一切,我比自己获得一座金山还要高兴,同时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情系家乡

  刘延涛是我们这帮同学中最早出去闯世界的人。他以自己精明的头脑,充分利用政策和机遇,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任务,随后,他又向公益事业发展,资助贫困学生,投资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是非常有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他见大家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便慢言慢语道:近几年,做生意的确是赚了一点钱,但是有了钱心里反而不踏实起来。想想家乡还有很多人生活并不是那么富裕,还在为生计问题苦苦煎熬,特别是一些老人,他们收入很低,生活质量很差,如何让他们和城里人一样,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是我冥思苦想的一个重要问题。于是,我把发展的着力点瞄准了家乡,投资3000多万元兴办了一家老年公寓,既吸收了星级酒店的服务规范,又借鉴了医院的管理模式,不但让老年人住的舒服,吃的舒服,而且在文化、娱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仅仅开办了一年,就收住了几百名老年人。由于政府在土地、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现在我们的养老院不论是在硬件上还是软硬件上都不输大城市的养老院。你们谁想把老人家送来,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定比你们自己照顾的还要好。他的发言赢得了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

  “园丁”精神

  尤晓伦是我们上学时的“学霸”,考试成绩经常名列年级第一,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的一座名校。但是由于家庭困难,他选择了省内的一家师范学校。从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就回到家乡中学,整整三十年,他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安心做一个乡村园丁,不但培养出来一大批优秀人才,还让自己的思想升华到一种无我的精神境界。

  别看他在课堂上讲课时口若悬河,引经据典,但平常却是一个很腼腆的人,埋头读书,不善言谈。在同学们一再要求下,他才简单说了几句:我总是认为,做人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我小时候的经历大家都知道,那时因为家里穷,读到初中就打算辍学,全凭村里的老少爷们资助,我才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毕业以后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报答乡亲,实现自我最大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义无返顾的回到家乡,甘当一名默默无言的园丁。

  作为一个教书匠,只有学生们创造出好的的成绩,才是老师最大的心愿。这些年,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群众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教学环境日益更新,像我们这样的乡村中学,不但新建了教学楼和体育场,而且还实现了教学现代化,配备了网络教学中心,学生们直接可以和大城市的名校老师面对面施教。今年的高考成绩已经公布,由我们学校输送出去的学生考入本科的达到五十多名,是历年来的最好水平,名列全县各中学的榜首。由此,我也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真正含义。

  世界很美

  看着昔日的同学们都有很大成就,我既为他们高兴,又感到十分的尴尬。想想自己也曾激情慷慨,也曾踌躇满志,但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年轻时的棱角越来越圆滑,过去的豪言壮语真正变成了应景的口号,除了惭愧,还是惭愧。听着同学们依旧在争论不休地谈着各自的理想、历程,我默默地走出餐厅,来到前台,结清了当晚的全部费用,然后,一声不响地走出酒店。

  一阵清风吹来,让我浑浊的头脑有了几分清醒,大街上高楼林立,天空上星罗棋布,络绎不绝的行人无不洋溢着一股幸福感、自豪感。是啊,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一幅幅壮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国强民丰,桑梓巨变,五星闪耀,红旗猎猎,这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理想,这是无数无名耕耘者默默奉献的成果,这是七十年不懈奋斗的华美乐章,这是共和国昂扬奋进的号角,这也是十四亿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一束烟花照亮了天空,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心中油然升腾起一种感慨,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颂歌献祖国”征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