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文库114 > 公文集锦 > 君臣异道 破窗政论 读书笔记

君臣异道 破窗政论 读书笔记

网站:文库114 | 时间:2019-07-24 21:03:18 | 移动端:君臣异道 破窗政论 读书笔记

君臣异道 破窗政论 读书笔记

  一、借古讽今

  汉朝有一部集道家之大成的《淮南子》,里边讲过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得了江山,可心里不大安稳,于是请教姜太公说:“我夺了商纣王的天下,这是以臣弑君、以下犯上的行为呀,如果后世有人效法我的样子,搞得兵连祸结,那可就不好了。你看这该怎么办呢?”

  姜太公答道:“大王您能提出这个问题来,这很好。这就好比打猎,猎物还在活蹦乱跳的时候,猎人唯恐把箭射轻了,可等到猎杀成功之后,又希望猎物的伤口越小越好。

  “您如果想长久地占有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蒙住老百姓的眼睛,堵住老百姓的耳朵,引导着他们多做一些无用功,同时,用繁琐的礼乐来教化他们,让他们各自安于本职工作,养成他们安逸的心态,让他们的脑袋从清清明明变成浑浑噩噩。

  “达到这种程度之后,再摘掉他们的头盔,给他们戴上以翎毛装饰的帽子;解下他们的刀剑,让他们手持笏板;制定为期三年的守孝规则,以此来限制他们的生育;大力宣讲等级秩序和谦卑退让的精神,让他们不起争斗之心;多给酒肉让他们好吃好喝,再用音乐使他们好玩好乐,用鬼神使他们敬畏天命,用繁文缛礼使他们丧失自然天性,用厚葬久丧使他们耗尽财产,让他们为丧事置办奢侈的陪葬品,这样来使他们陷入贫穷,让他们挖壕沟、筑城墙来耗费体力。这样做下去,就没有多少人还能犯上作乱了。——只要这样移风易俗,就不难永保江山。”

  《淮南子》最后用姜太公的这番话来说明《老子》的一句名言:“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我们这里援引用陈鼓应的翻译:“万物自生自长而至贪欲萌作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震住它。”

  二、君臣异道

  西方:

  如同愚民术一样,“君臣异道”也是一种普世性的政治智慧。亚里士多德概括过他那个时代所观察到的称为“僭术”(僭主的家法)的统治技术:“僭主的习惯就是永不录用具有自尊心和独立自由意志的人们。在他看来,这些品质专属主上,如果他人也自持其尊严而独立行事,这就触犯了他的尊严和自由;因此僭主都厌恶这些妨碍他的权威的人。暴君还有宁愿以外邦人为伴侣而不愿交接本国公民的习性,他们乐于邀请外邦人,同他们聚餐并会晤;他们感到外邦人对他们毫无敌意,而公民却抱有对抗的情绪。”(《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这番见解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的师承。柏拉图书笔下《理想国》里的苏格拉底在描述僭主独裁者的时候就说过类似的话:“一个十足的僭主独裁者……在他已经和被流放国外的政敌达成了某种谅解,而一切不妥协的人也已经被他消灭了之后,他便不再有内顾之忧了。这时他总是首先挑起一场战争,好让人民需要一个领袖。而且,人民既因负担军费而贫困,成日忙于奔走谋生,便不大可能有工夫去造他的反了。”

  另一方面,所谓“君臣异道”,最高统治者“无为而治”了,可具体工作总得有人来做。如果全国人民一起“无为”了,当然只能一起饿肚子。所以,越是下层的人就越得“有为”,就越得和“领导之道”反向而行。就算实在没事,领导也得给他们找点事出来。

  从管理角度来讲,如果只看积极的一面,这倒很有几分道理。有过大公司总裁经历的巴纳德曾就这个问题发表过著名的看法:总裁的任务不是亲力亲为,而是为下属们维系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的功能》)为什么要维系这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呢?自然不是让下属们无为,而是让他们有为,最大限度地有为。

  这个道理至少适用于两个层面,一是在管理层内部来说的,二是就宏观意义上的治国之道来说的。

  东方:

  关于管理层内部的无为,我们可以看一个三国时候的例子:陈矫在魏国担任尚书令,有一次魏明帝突然造访,陈矫赶紧接驾,问道:“陛下这是想去哪里呀?”魏明帝说:“我就是来你这儿,想进来看看公文。”陈矫说:“看公文这是臣子我的职责,不是陛下该做的。如果陛下觉得我不称职,就罢免我好了。您还是起驾回去吧。”这一番话说得魏明帝羞答答的,真就掉转车头回去了。(《三国志•魏志•陈矫传》)

  建安年间,徐干也从理论高度讲过这个道理:做帝王的,就算眼睛再怎么尖,就算耳朵再怎么灵,就算书法、算术、射箭、骑马样样第一,可对治国有什么用呢?这都是掌管具体工作的小干部的素质,而不是人君的素质。帝王就算这些样样都不会,天下难道就会乱么?(《中论•务本》)

  徐干描述的这个理想统治者的特殊素质,在《论语》里叫做“君子不器”,在刘邵品评人物的名作《人物志》里叫做“其质无名”,后者至少从字面意义上应了《老子》那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种人业无所专,不是专业人才,处理具体事务不大在行,但可以统筹调动各种人才。

  这是管理学的精髓,刘邦就很擅长。刘邦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运筹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之杰,我能够任用他们,所以我才能拥有天下。”

  这段话到了唐代,被赵蕤引到了他的《反经》里作为例证,用以说明“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不仅如此,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道人情的根本。鼓不干预五音,却能够统御五音。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各自负责的具体事务。

  这就是对《老子》“无为”理论的详细发挥,然而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套道理,往玄而又玄的方向上说,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老子》,一旦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却每每流入法家。

  三、破窗谬论?政论!

  奥克肖特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巴别塔》,文章里说:“在政治活动中,人们是在一个无边无底的大海上航行;既没有港口躲避,也没有海底抛锚,既没有出发地,也没有目的地,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平稳地漂浮。大海既是朋友,又是敌人,航海技术就在于利用传统行为样式的资源化敌为友。”

  在奥克肖特以及标准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看来,航行应该是一个随波逐流的过程,否则很容易事与愿违。但这样的观念很难被普通人接受,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政党如果当真这样标榜自己的政治纲领,一定得不到绝大多数国民的支持。人类的基因里烙印着奴性,天然就会依傍在强者身边,让强者带领自己,帮自己拿主意。那么,一个不给自己设置远大目标、并高调标榜的政党,自然缺乏强者的魅力,这是可想而知的事情。而如果有竞争的党派这时候站出来标榜自己的远大目标,一定更容易赢得民心。

  真正的难题出现了:如果一个政党的核心人士很清楚这些道理,他们该怎么做呢?如果本着良知,那就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党派落选;如果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很有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们看西方世界里的竞选大战,一些明知行不通的政策之所以会被高调标榜出来,未必真是因为当事人的无知。

  当某个政党给自己和全国人民设置了任何一个远大目标之后,“破窗谬论”就会以各种形式一再发生,这同样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投鼠不忌器,打碎橱窗或者花瓶其实是灭鼠的代价,这在政治斗争里是常有的事,只不过灭鼠不一定会被张扬出来。而且,“砸破橱窗”还有“定向调控”的意义,会把需求从其他地方引向某些特殊的产业,而无论其结果在经济意义上是好是坏,它往往从一开始都隐含着“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政治目的。

  甚至通货膨胀也可以看做“砸破橱窗”的一种。比如在西方一些利维坦式的国家里,如果政府想刺激消费,让大家把存款都拿出来花掉,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增发货币,引发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造成的恐慌里,人们会觉得与其把钱继续存在银行贬值,还不如拿出来买一些也许并不急需的东西。在这个过程里,被“砸掉”的是许许多多看不见的橱窗,被牺牲的是许许多多看不见的西装和其他的东西。市场上许许多多质次价高、产能过剩的商品很快都卖光了,原本许许多多该被市场竞争淘汰掉的商家幸存下来,大规模的失业并没有发生,伴随失业浪潮的不稳定因素就这样被消弭于无形,政府还在无形中多收了税。

  黑兹利特认为单纯的通货膨胀并不会创造更多的需求,他显然忽略了通货膨胀有着洗劫存款的意义,还可以逼出人们更大的生产积极性。当然,这样来安排经济,经济配置显然是低效的,但政府不会在意这些,正如霍布斯所言,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凝聚力是和平稳定最需要的东西,而适度的紧张局面最容易激发凝聚力,“砸破橱窗”正是人为地制造忧患。

  《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国和楚国结盟,背叛了晋国,晋厉公准备出兵伐郑,晋国大臣范文子却说:“我希望诸侯都能背叛我们,因为这样一来,我国内部的祸患就会缓解;如果只有郑国背叛我们,我担心我们国内的忧患马上就会发生。”

  随后在晋国伐郑的战役中,晋国和楚国面临决战,而范文子极力避战,他的理由是:“我国的前代君王虽然多次征战,但都有不得不战的苦衷,当时秦、狄、齐、楚都很强大,如果我们不尽力作战,子孙就会衰弱不振。但现在不同,三个强国都已经顺服,真正配做我们敌人的就只剩下楚国一个。只有圣人才能使国内、国外都没有忧患,倘若执政的不是圣人,那么消除了外患必然会兴起内忧。如此看来,我们何不避退楚国,留着这个外患来警戒自己呢?”

  这是一种清醒的理性认识,一种高明的政治技巧,可以被现代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拿来作为例证。时不时要砸碎一些橱窗,这有多么必要!除非我们在一个单纯的自由市场里,并且只在经济存量里做单纯的加减法,破窗谬论才真的荒谬。

  之所以如此显而易见的“错误”能够影响深远、支持者众,除了有人真的“没想通”之外,也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如果砸碎别人的橱窗对自己有好处,那就给自己找个正当的理由去砸好了。每个人追逐私利,诚如亚当·斯密所言不自觉地促进了公益,但各种内耗注定避免不了,世界的运作比单纯的经济关系复杂许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君臣异道 破窗政论 读书笔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wk114.cn/wenku/426379.html